晋南电灌站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1020220000742
机构名称: 晋南电灌站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311.pdf
地址: 荆山村与山兜村交界
起始时间: 1955年12月

机构描述

晋南电灌站。位于荆山村与山兜村交界。1955年12月,兴建石狮抽水机站,装机4台36匹马力,灌溉荆山、塔前、容卿、山兜、上郭、梧林、湖格、樟井、港塘等村农田面积1万亩。1960年1月,晋江县人民委员会决定从金鸡水抽调补充石壁渠道,灌溉沿海金井、深沪一带,成立晋江县荆溪灌区工程指挥部。工程计划在荆山抽水机站设一级站,坂头设二级站,坑尾设三级站,然后在垵内村跌水接石壁渠道上宅段,顺石壁渠道,灌溉金井、深沪。由于工程中途下马,只开挖渠道及三级(荆山、坂头、坑尾)站址的土建工程,耗资10万元。1970年,在山美水库建成之前,拟定“以线(输电线路)代渠(灌溉渠道)”,规划建设晋南电灌站(包括永和二级站)、仕头电灌站(包括内坑二级站)、新华电灌站、长福电灌站、洪堀电灌站、后库(即罗山)电灌站。 晋南电灌站为诸电灌站之首。1971年成立工程指挥部,隶属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工程指挥部管辖。站址在原来抽水机站的右侧位置,由永和公社负责土建项目的施工。晋南电灌站电源由泉州电厂直供,输电线路22.8公里,线路电压35千伏,变电站设SJL型号变压器2台,容量3600千伏安(单机容量180千伏安)。1972年12月动工。设计净扬程23.2米,原设计安装10台电动机,装机2800千瓦,10部24SH-19A离心泵,抽水流量8.3秒立方米,灌溉晋江县的罗山乡、永和乡、安海镇、石狮镇、东石镇、英林乡、金井镇,58个行政村,农田10.29万亩。1975年12月竣工。安装9台电动机,总容量2520千瓦(单机280千瓦),安装24SH—19A离心泵9部,总抽水流量7.47秒立方米。输水管道直径60厘米,水泵进口和出口水平段以钢板卷管,其余部分用伸插式水泥管,水管总长度585米。上水池以浆砌花岗岩条石结构,以180支石柱(砌条石柱)支撑渡槽型式。总干渠经过山兜村,穿过仕林水库背水坡,沿坂头村、山前至坑尾村暗涵,于仑后村挖土洞,在垵内出口,通过菌边溪汇合石壁渠道上宅渡槽上游,流经上宅渡槽于溪边水库坝右端引入库区环库渠道,在赤店村挖土洞出口于草洪塘水库,绕库区环库渠过草洪塘暗涵汇入石壁渠道草洪塘渡槽下游段,然后汇入石壁渠道过英林乡境界,直至金井钞岱,全长78.6公里,1988年通水至英林乡。 晋南站干渠上最大建筑物垵内隧道工程,1972年1月动工,由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工程指挥部负责组成垵内隧洞工程指挥所。隧洞进口开挖由英林公社负责,出口开挖由东石公社负责,洞长780米(包括前后暗涵长225米)。是晋江县有史以来第一座隧洞(土洞)工程,以石砌城门洞壁断面,半圆拱顶,内径3.2米,拱圈厚度0.24米,直侧墙高1.4米,厚度0.5米,反拱为圆弧,跨度为2.6米,矢高0.325米,厚度0.24米,隧洞比降1/2000,通过流量7.7秒立方米。工程历经4年4个月,于1975年建成。耗资64万元,投工30.5万日,完成土石方14.65万立方米。 晋南电灌站上水池工程由晋南电灌站上水池工程指挥部承建。1975年12月竣工。站址工程总耗资324.88万元,完成工程量89.8万立方米,花劳力168.6万工日,使用钢材79.8吨,水泥2862吨,木材2022立方米。 1975年10月15日,批准成立福建省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管理处。1978年4月10日,晋电电灌站成立管理机构,归福建省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管理处管辖,1981年归晋江县机电灌溉公司,1984年又重新归晋江县灌区管理处,属全民企业。1977年投产,10月试水运行,是年抽水8638.75台时,耗电量241.88万度,抽水量2491.42万立方米,效益6.2万亩。自1978—1988年累计抽水325天,耗电量847.75万度,抽水量7969.10万立方米。 1977年,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继续配套灌区工程,晋江县委决定成立赤店隧洞工程指挥部。1978年1月动工。隧洞以石砌全圆断面,内径2.6米,拱圈厚度0.24米,隧洞比降1/1000、1/1500,长度1850米,通过流量4.8秒立方米,是晋南电灌站干渠上的第二大建筑物。1979年11月竣工。耗资120万元,完成工程量5.62万立方米,花劳力24.10万工日。 1982年晋江县机电灌溉公司遵照水利电力部颁布“八项技术经济指标”对晋南电灌站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该站设备完好率达100%,能源单耗4.37度/千吨米,用水定额170.9立方米/亩年,灌溉成本2.44元/亩年,单位功率效益451亩米/千瓦,渠道水利用系数82.87%,自给率74.38%,产量466公斤/亩。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1983年以后,抽水逐年减少。1985年全年抽水3次共15天,占正常年抽水的26%。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晋江县人民政府1986年规定:凡国营电灌站灌区农业用水费分级负担,40%由用水单位负担,30%由乡镇补助,30%由县财政拨补,统一缴交电灌站。1987年全年抽水2次共19天,1988年全年抽水共3次计15天,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效益,配套任务有待继续完成。自1983年以后6年间,整修配套累计耗资23.64万元,完成工程量4.55万立方米,花劳力5.09万工日。 永和二级站位于晋南电灌站干渠上埭洞进口处,是晋南电灌区的配套工程。设计净扬程22.4米,抽水流量2秒立方米,设计灌溉永和乡2 .07万亩。装机560千瓦(单机280千瓦),配备24SH—19离心泵2台。变压器型号STL750千伏安1台,由石狮供电所供电。输电线路电压10千伏,长度2.64公里。工程总造价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万元。属乡集体企业。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