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乃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唯一号: 130330020230010157
人物姓名: 丁乃扬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519.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3
卒年: 1968
籍贯: 晋江市

传略

丁乃扬,1913—1968,男,民国2年(1913)出生于晋江陈埭。民国15年(1926)随其父往厦门经商,开设丁福记,经营瓜子、花生加工业务。由于加工精良,颇具特色,畅销闽南一带,丁福记曾被称为“瓜子大王”。民国2年(1913),丁福记改营粮油、肥料、杂货等批发兼营进口业务,在香港开设永源行,在上海开设福和隆钱庄。抗日战争胜利后,丁福记还投资福泰丰干果行、三友百货批发商、福成粮食加工店和紫罗兰绸布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丁福记是厦门内、外贸行业中资力比较雄厚的商户。解放战争期间,丁乃扬曾资助中共地下组织经费。民国38年(1949),毛森统治厦门时,他被控有“通共嫌疑”而被捕入狱,后托人以1000美元说动获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福记在丁乃扬主持下,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反封锁斗争,设法继续开展上海、宁波、香港之间的贸易活动,为恢复国民经济做出贡献。1950年,厦门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下属的肥杂公司筹委会成立,他被推选为主任。他热心各种爱国运动,在抗美援朝中,带动肥杂行业,捐献5亿元人民币(旧币)。厦门市郊区土改运动开始后,他积极拥护,前往梧村、江头两个土地改革典型试验村,接收反封建斗争教育。为了帮助工商界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厦门市工商联筹委会成立生产辅导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主任委员,动员一些工商业者参加华东土产会议,利用原有商业往来关系,积极疏通渠道,为进一步打通南北物资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在“五反”运动中,他被列为基本守法户。他在市工商联筹委会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厦门市工商界参加华南、福州、龙岩、晋江和厦门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会。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丁乃扬以工商界骨干分子身份赴省参加学习,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1954年,厦门市开始有计划对私营批发商进行改造,丁福记除留一部分资金继续经营进出口贸易外,他带头将其余资金转投厦门糖果饼干厂和玻璃厂,并受聘为玻璃厂厂长。1956年,在厦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他和市工商联领导带领全市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8—1968年,他历任厦门市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省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丁乃扬于1968年逝世。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厂长
职位
主任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