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唯一号: 130330020220000031
人物姓名: 李石岩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37.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2年
卒年: 1996年

传略

李石岩(1922—1996年),民国11年(1922年)生于安溪县尚卿乡翰苑保(今尚卿乡翰苑村)。3岁随父母到新加坡。长大后,和父母在新加坡的乡村开垦荒地、种植蔬菜、饲养和屠宰生猪,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他的居住地因政府征用,经营的种植业、饲养业和屠宰业只好收场。 李石岩遵照长辈教诲:如果将来有能力,就要回家乡办事业。于是,他把自己在经营方面的积累和政府征地的赔款,分批捐赠给家乡兴办公益事业。1980年,李石岩回到阔别数十年的翰苑村,看到家乡小学校舍破旧,就捐资给翰苑小学兴建教学楼1幢。1983年,他第二次回乡,看了新校舍非常高兴,又为该校捐资。校舍建成后,他又捐资兴建教师宿舍楼1幢和设立翰苑小学奖学教育基金会。同时,捐资30多万元给灶美小学兴建教学楼。接着,捐资给安溪第十四中学兴建教学楼1幢,命名“石岩楼”。20世纪90年代,捐资帮助翰苑村实现通村公路路面硬化。此后,李石岩还捐赠医疗仪器给尚卿卫生院,参与捐建尚卿乡侨联大厦。1989年后,李石岩多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银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证书,捐办公益事业金质奖章、“惠泽桑梓”匾额和荣誉证书。 李石岩非富商巨贾,但为桑梓公益事业,捐罄积累,继而变卖别墅,捐出巨资。然而他自己生活俭朴。回乡时,他经常不让县、乡侨联派车,也舍不得坐出租车,而是和普通乘客一样,坐班车到尚卿科洋村,下车后雇摩托车载至尚卿老家。有一年,因回乡停留时间较长,他虽住在尚卿乡侨联,但却买米、买菜自己开伙,吃不完的饭菜留着下一餐热了再吃。他说“这样可比上饭馆节省好多钱。” 1996年3月,李石岩在新加坡病逝。1996年8月,由县委宣传部和县广电局联合摄制,反映李石岩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电视专题片《热血丰碑》在全县各地播放。 2000年3月,为纪念李石岩对家乡作出的贡献,尚卿乡人民政府在翰苑村建造“石岩亭”。亭中石碑上镌刻着李石岩的事迹,并嵌有李石岩遗像,供人瞻仰;亭中石柱上镌有冠头联:“石士千秋留圣德,岩亭万代志丰功。”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