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7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管理
分类号: K87
页数: 1
页码: 6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地区解放前后的文物管理机构变迁,以及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 洛江区 文物 管理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解放前,没有专门文物管理机构。1949—1978年,晋江县文物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1950年,晋江专署建立文物管理机构,为全省最早建立文物机构的地市之一。1952年,正式成立晋江专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改称福建省文管会晋江办事处。1959年,省决定将晋江办事处下放泉州市,更名为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文博业务一度中断,1973年恢复。1982年4月,泉州市文管会进行机构调整和充实。1986年,原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合并,鲤城区不设文物管理专门机构。2002年8月,洛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编制2名。2004年3月,洛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2005年,对原洛江区文物管理会成员进行调整。
  第二节 文物考古
  文物调查 2001年,组织编写申报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17日,洛江区“七七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暗林顺济宫、龟峰岩、贞义姑祠、“孝节坊”、刘氏家庙、青阳室、吴觐寨、谢氏曾氏土楼、玉泉康济宫、万正色墓、“水尾树碑”等11处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2006年,组织全区涉台文物普查。洛江区有2处文物点涉台。2006年,组织编写申报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组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考古发掘 1978年,河市公社溪井村社员挖渠道,从山坡的巨石下发现石磷(残)11件。1988年,双阳华侨农场场员在詹公山农垦时发现石磷(残)2件、石戈1件,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2001年12月,由省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洛江塘西古木棺。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