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摩崖石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摩崖石刻
分类号: K877.49
页数: 1
页码: 6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洛阳桥摩崖石刻、双髻山摩崖石刻和虹山瀑布摩崖石刻等文物点的情况。
关键词: 文物 碑刻 摩崖石刻

内容

洛阳桥摩崖石刻 集中在桥的中亭岩石上,共5方。“万安桥”石刻位于中亭东北侧巨石上,东南向,竖写楷书,字径0.90×1.29米。题款因年久风化,字迹难辨;“万古安澜”石刻款“南海李待问题书”,位于洛阳桥中亭北侧巨石上,南向,横写楷书,字径0.70×0.75米。李待向,字癸儒,广东南海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任晋江知县“观海潮”石刻位于中亭后东侧巨石上,北向,竖写楷书,字径0.24×0.24米,无题款。“八仙过海”位于中亭北侧巨石上,东北向,字径0.24×0.20米,无题款。
  双髻山摩崖石刻 位于马甲镇潘内村与马甲村的仙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仙公山景区的隘门、白水岩寺、丰山洞、出米石等处周围,保留历代骚人墨客的摩崖石刻24处、碑刻4通,字体有楷、隶、行和草。其中有明代南京湖广道御史陈玉辉和清代太常寺少卿陈大玠分别题写的七律诗、蔡希秋摹宋代王十朋书的“佛国”两字,明代乡人林如源撰写、大书法家张瑞图书丹的4通“禅鸡塚碑”。2009年12月,省政府公布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虹山瀑布摩崖石刻 “红日照天地,飞雪白纷纷。道者偶来此,雷霆殊不闻。”款“万历己未何乔远题”。位于虹山乡水尾村白虹山瀑布旁,楷书五行,字径0.10×0.10米,石面风化较多,字迹部分不清。2001年6月,泉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