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宫庙寺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7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宫庙寺庵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1
页码: 6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地区的几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罗溪龟峰岩、朋山岭转运使宫、暗林顺济宫、云水堂和昭灵宫。
关键词: 文物 古建筑 宫庙寺庵

内容

罗溪龟峰岩 位于罗溪镇双溪村龟峰山脚下。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始建,初名“莲花庵”,供奉观音菩萨。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在莲花庵前临溪石崖上建“盟心堂”。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盟心堂”左右两旁增建文、武两庙,三庙并立,统称龟峰岩。龟峰岩坐西北向东南,武庙、盟心堂、文庙三庙由西向北依次排开,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武庙”,也称龟峰岩,为两进三开间,硬山顶、抬梁式建筑。主殿设神龛,敬奉“关帝爷”。“盟心堂”,又称大雄宝殿,单进,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大殿正中供奉三宝尊佛,并奉祀观音菩萨、三代祖师等。“文庙”,又称钟英庙,为两进三开间,硬山顶、抬梁式建筑,内祀奉五文昌夫子。现有建筑系1990年重建,仍保存明、清风格。2001年6月,泉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朋山岭转运使宫 位于双阳朋山岭,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始建,元大德八年(1304年)重修。结构朴陋,三楹三进。祀奉威灵侯广南转运使陈伯贤。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檀越陈清澈广为募化,拓旧规增新模。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增奉抗倭英烈曾大江、王志国、吴平章、叶猛义、蔡鸿辉、许世明。庙宇建筑由大殿、两厢、戏台、山门组成。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五重。由殿门、屏风与殿廓隔开。南面戏台绘制《荔枝记》传奇故事。运使宫前正中四方大窗“龙泉祠”明初文林郎曾石生书。山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大学士张瑞图书。
  暗林顺济宫 位于马甲镇溪林村高岗与双埔自然村之间,元至正六年(1346年)始建,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系民国5年(1916年)重建,后又扩建护厝、石埕、围墙。祀妈祖林默娘。宫占地面积约1公顷,宫坐东南向西北,主殿建筑面积430平方米,硬山顶带双护厝、抬梁式结构,中间天井带双廊。2001年6月,泉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水堂 位于罗溪镇钟山村宫边自然村的云水头山,元末始建,民国时重建,1986年和1991年均重修。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57平方米,由祖师殿和拜亭组成。内主祀正觉祖师,是南安灵应寺分炉之一。正觉祖师雕像系明代制作,由樟木制成,关节能活动,通高0.5米,宽0.3米。
  昭灵宫 原名仙灵宫,古称“洪岩”,位于罗溪洪四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乱猖獗,社会动荡,洪岩保持宁谧状态,有莆仙人为避战祸,迁入洪岩定居,当时村里共有邓、傅、林、黄、陈、赖等9姓定居。九姓和睦共处,洪岩一派欣欣向荣。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林姓倡议在村中兴建一座宫庙,主祀道教“三清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宫庙遂被命名为“仙灵宫”。村中九姓各有信奉神灵,为延续各自信仰,把神灵的塑像请入庙中,宫庙内就此众神林立,成为“神仙俱乐部”,宫庙名称也由“仙灵宫”改称为“昭灵宫”。昭灵宫重修,大门上有石匾写着“道法自然”。宫内仍祀有多种神明,除了主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外,配祀有土地神、张天师、圣祖妈(妈祖)、武安尊王大相公、二相公(原型为唐将张巡、许远)、五谷王、狩猎神、大使公、舍人爷、观音菩萨和关圣夫子等各路神明。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罗溪龟峰岩
相关作品
朋山岭转运使宫
相关作品
暗林顺济宫
相关作品
云水堂
相关作品
昭灵宫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