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6792
颗粒名称: 一、地质
分类号: P562.57
页数: 2
页码: 61-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地层简单,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大地构造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的一部分,断裂构造发育。境域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地震频发,但台地地区相对稳定。
关键词: 晋江市 自然环境 地质

内容

(一)地层 岩石
  晋江的地层较为简单,除平原、河谷和海湾区的第四纪覆盖层外,有侏罗系上统的火山岩系及晚侏罗系的侵入岩。所见的岩石有南园组火成岩、燕山期花岗岩、变质岩类的变粒岩、片岩、混合岩。
  火山岩仅出露晚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出露面积小,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沿海地区,为中生代燕山早期第三阶段(晚侏罗系)第一次和第三次侵入岩。小岩体、岩脉在市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内陆较少。
  变质岩分布较广,变质较深,大部分为花岗质变粒岩和片岩,呈北东向带状分布。
  第四纪沉积物遍布全市,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风积、海积等,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
  晋江大地构造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或称“闽东滨海台拱”)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非常剧烈,断裂构造发育是晋江市最主要的构造形式,北东向断裂多为压性兼具扭性,北西向断裂多为张性。新构造运动也较强烈。境域处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主要有:罗裳山——灵源山断裂、灵秀山断裂、深沪——金井断裂;北西向断裂主要为紫帽山——乌石埔(亭店)断裂和社店断裂等。
  境域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地处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中段,永安——晋江断裂在境内北部与长乐——诏安断裂几乎垂直相交,具有发震构造背景。据记载,历史上曾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安海附近4.75级地震,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震的空间分布海域频度颇高,最大震级为ML3.6级(1980年2月4日晋江东海中),陆地频度低。晋江按全国地震烈度区划虽属7度区,但台地地区则属相对稳定的“安全岛”。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