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石井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328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节 石井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页码: 816-8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市石井镇位于南安市最南端,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花岗岩矿藏丰富,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石材、石化、水产、海运和旅游。工业总产值达到56.8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
关键词: 南安市 概况 石井镇

内容

石井镇位于南安市最南端,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镇,南对金门岛,西与厦门市翔安区接壤,北与水头镇交界。陆地面积8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50多平方千米、海岸线24千米。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2008年全镇总人口74080人。石井镇辖苏内、下房、联丰、院下、促进、三乡、后店、林柄、营前、和美、田东、仙景、桥头、奎霞、昔坂、古山、郭前、杨山、院前、老港、溪东、岑兜、菊江、前坂、西福等25个行政村和石井社区居委会。
  石井宋代属太平乡崇教里及福兴里。元、明、清属四十一都至四十六都。民国17年(1928年)置石井镇,至民国35年(1946年)期间先后属第四区、第三区。民国35年5月设县辖延平乡。解放初延平乡属十一区。1951—1956年区、乡镇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成功乡、胜利乡。1958年10月,成立成功人民公社。年底,改称石井人民公社,并划出大嶝、小嶝,成立大嶝公社。1961年8月恢复区公所建制,设石井区,辖成功、胜利、莲河、潮阳、康龙等5个公社。1965年5月撤销区公所,设石井人民公社,并划出仁福、江崎、霞店归水头公社。1971年1月划出下浯、莲河归同安县管辖。1984年10月撤销石井公社设立石井镇。
  石井镇花岗岩矿藏量丰富,仅地面可供开采的优质花岗岩(溪东白石、院前绣石)就有1亿多立方米,还有丰盛的高岭土积层和工业型沙储藏。
  石井镇有耕地2.6万亩、山地5.8万亩、浅海滩涂3.5万亩。
  2008年,石井镇工农业总产值61.3亿元,工商税收入库3142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石井镇全年粮食作物总面积42500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38万吨左右;油料作物面积12000亩,总产量0.25万吨;红萝卜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50亩以上生产基地12个,红萝卜亩产值1万元左右。
  石井镇有禽畜养殖场78家,年产值1.5亿元,其中养猪场65家,年出栏数8万头。
  浅海滩涂种养是石井镇的主要渔业产业,养殖面积4万亩,其中紫菜3万亩,海蛎1万亩,水产品年产2万吨,产值2亿元。
  2008年,石井镇农业总产值4.5亿元。
  石材、石化、水产、海运、旅游是石井镇的主要经济产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56.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39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枚、福建省著名商标2枚、福建省名牌产品2个。
  石井镇有石材企业88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家。
  福建省南安市巨轮机械有限公司位于石井镇院下工业区,成立于1990年,主要生产石材机械。公司配备国内外先进生产加工设备,组建技术开发团队,开发生产数十种“巨轮”牌系列石材加工机械设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巨轮”牌石材机械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企业获得“中国石材机械十强企业”“中国石材百强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泉州市石材加工机械行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泉州市新兴石材工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是石井镇规模最大的石板材加工生产企业。2008年,石材产量100万平方米,产值2.77亿元,产品远销北美、欧洲及东南亚。2004年,“SUNHING”牌干挂石板材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泉州荣达陶瓷有限公司位于石井镇院下工业区,1993年6月创建,是专业生产、销售高档次的墙地砖、仿古砖的大型民营建材企业,也是国内较大的墙地砖生产企业。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自动化流水线、成型设备40多台套,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并加以改造创新,在低吸水率外墙砖、大规模高档仿古砖技术加工方面具有同行业领先优势。2008年生产高档墙地砖3000万平方米,工业总产值3.88亿元。2006年荣达陶瓷墙地砖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荣达”商标于2007年及2008年分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
  2008年,石井镇有石油企业11家,油库总库容量30.4万吨立方,年纳税1834万元。
  福建苏闽石油有限公司位于石井镇后店工业区,毗邻石井码头,是新加坡美福集团所属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经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苯乙烯、乙二醇等的储存和销售。公司拥有自建的泉州市第一个是有许可证的5000吨级码头2座,可以满足多种船舶作业需要。公司还拥有各种储油罐60个,总容量18.3万立方米。2008年,销售(经营)收入达人民币5亿元。
  福建省南安市华龙石油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公司储油库占地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有储油罐15个,总容量38700立方米,配有油罐车装车台8道,职工100多人。公司拥有一座3000吨石油专用装卸码头,年吞吐量55万吨。2008年油品和化工品销售额3.75亿元。
  石井镇有7家船运企业,拥有船舶82艘,总运力32.98万吨。
  位于石井镇南翼的石并港,距金门仅8海里,是泉州对外通航、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港口。2008年,石井港区有杂货码头5个(5000吨级1个、3000吨级1个、2000吨级1个、渔业码头1个、菊江1000吨陆岛交通码头1个),客运码头泊位1个,石油专用码头1000—5000吨级7个,在建石井5000吨级滚装码头1个。2002—2006年,先后开通了石井港至金门、澎湖客货运直航。2008年,石井港区直达台湾本岛货运开通。2008年,石井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630多万吨,其中石井作业区421万吨。2003年动工建设的闽台农产品市场,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建成商铺350套,商务套房252套,展厅5000平方米,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交易大厅15000平方米。市场还配套建设了1.8吨级冷库和5000吨级果蔬库。闽台农产品市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被商务部批准为海峡西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
  石井镇有延平郡王祠和“中宪第”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延平郡王祠原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郑成功后裔所建,民国16年(1927年)重修,1949年毁于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1987年重修。“中宪第”为清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所建,因其用银买得“中宪大夫”衔而得名。宅第占地13986平方米,由五进宫殿式主体,东西两侧护厝、书轩、梳妆阁、演武厅及小园林构成整体建筑群,计有大小房间112间。
  以郑成功纪念馆为主体、延平郡王祠为配套、郑成功碑林为景点的鳌石山景区,是南安市的重要旅游景点。郑成功纪念馆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8年,辖区内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6所。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石井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石井镇花岗岩
相关专题
石并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