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水头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327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节 水头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页码: 815-8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市水头镇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石材城,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该镇位于南安市东南部,有海岸线8千米,多条国道贯穿全境。
关键词: 南安市 概况 水头镇

内容

水头镇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石材城,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
  水头镇位于南安市东南部,东与晋江安海镇隔水相望,西与厦门市翔安区为邻,南连石井镇,北接官桥镇,有海岸线8千米。国道324线及沈海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全镇面积127平方千米,下辖水头、山前、巷内、江崎、后房、下店、龙凤、肖厝、康店、曾庄、仁福、劳光、朴一、朴二、朴三、西锦、埕边、大盈、上林、南侨、文斗、星辉、邦吟、呈美、朴山、新营、后坑、曾岭等28个村和水头社区居委会。2008年,全镇人口108853人,另有外来人口10多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1万人。水头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近12万人。
  水头是古代闽南的重要港口,境内的大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古泉州港的一处支港。水头自古交通便利,古官道穿过境内,古康店驿是福建—广东的重要驿站。
  水头宋代属太平乡清化里、长乐里、常安里、崇教里,元、明、清分属三十六至四十一都。民国17年(1928年),设水头镇文新乡、朴盈乡,属四区(四区区公所设在水头镇),民国31年(1942年)第四区改为第三区,称成功区署。民国35年(1946年)5月设县辖水头镇、大盈乡。解放初,境内的大盈属第十区,水头属十一区。1952年调整区、乡区划后,属第十六区。1956年,水头、大盈、新营、文斗等乡并入官桥区,其余并入石井区。1965年5月,重新划出原并入官桥、石井管辖的地区成立水头公社。1984年10月,政社分开,撤销水头公社设水头乡。1985年2月,改乡为镇。
  2008年,水头镇工农业总产值110.53亿元,完成工商税收6.42亿元。
  水头镇耕地面积4.1万亩(其中,耕地保护区3.52万亩),山地面积6.8万亩,海域面积1万亩,浅海滩涂8000亩,盐坎3000亩。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18000人。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甘蔗为主。滩涂养殖血蛤1300多亩。
  水头镇大力发展高优农业。在文斗、新营片区建有3000亩的省级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在劳光、曾岭、朴山、朴一、大盈等村分别建立薄膜大棚,种植花生、食用菌、大蒜、花卉、蔬菜,蜜枣等作物。引进台资农业企业华源果业有限公司,开垦山地种植高效果树。
  2008年,水头镇农业总产值1527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50元。
  水头镇是全国工业明星镇。截至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065家,规模以上企业184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5.69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枚、福建省著名商标8枚、福建省名牌产品11个。
  石材业是水头镇的首要支柱产业。2008年,全镇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年生产加工石材能力1亿多平方米,产品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40%以上。规模以上石材企业112家,产值58.98亿元。域内的石材企业获得5枚中国驰名商标:溪石集团的“溪石”商标、东升石业的图形商标、南星大理石的“东星”商标、日升石业的“日升”商标、华辉石业的“华辉”商标。溪石集团公司、南星大理石有限公司、东升石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辉石业股份有限公司、康利石材有限公司、鹏翔岗石有限公司等域内石材企业是国内石材行业的知名企业。
  位于镇区西南侧的闽南第一建材市场,由石板材城、闽南石材荒料市场、石材陶瓷综合城、石材加工区和石材展览中心等五大板块组成,是国内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和石材进出口基地,也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管理规范化程度最高的石材批发市场。市场聚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矿山公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和经销商1000多家,经营全球的1500多个产品品种,2008年市场交易额80多亿元。1999—2008年,闽南第一建材市场连续承办9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
  位于水头“蟠龙埔”的蟠龙工业综合开发区,是福建省第一个外商投资开发成片土地项目。开发区土地开发规模为280公顷。2008年,蟠龙工业综合开发区已拥有20多个企业单位、1.8万多名员工,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工业卫星城。
  随着水头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头镇第三产业快速成长。2008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近30亿元,占经济总产值的25%以上。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带动会展、旅游、酒店、餐饮、娱乐、运输、中介等行业发展。五洲(五星级)、明超(四星级)、金明(三星级)、华都(三星级)、水头酒店等商务酒店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房地产业蓬勃兴起,福兴商贸区、东南小区、百宏香榭花都、时代新城、荷楼新城及山前顶乡片区、江崎生活配套区先后建成,使水头向滨海新城的目标大步迈进。
  水头镇境内有安平桥(又称五里桥)和郑成功陵园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头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宅、大盈、南侨、劳光、邦吟、西锦、江崎、下店等村拆旧建新工作扎实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截至2008年,水头、劳光、埕美等3个村先后被列为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8年,辖区内有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31所小学。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