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罗东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318
颗粒名称: 第十三节 罗东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1
页码: 803-8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市罗东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面积60.6平方千米,人口77218人,下辖12个村,是南安的主要矿石区之一,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和高岭土。新雨亭工业项目区是主要的工业区,入驻多家企业,是南安市的重点工业项目区。
关键词: 南安市 概况 罗东镇

内容

罗东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东接乐峰镇、洪梅镇,南邻梅山镇,西连码头镇,西北与九都镇毗邻,北与乐峰镇、向阳乡交界。全镇面积60.6平方千米,人口77218人。下辖振兴、罗溪、蔡厝、山坂、埔心、高塘、荆坑、霞山、潭溪、维新、新明、罗东共12个村,村民小组190个,镇办林果场2个(罗东林场、冬青果场)。罗东镇是南安市重点侨乡之一,罗东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69000多人。
  罗东开发于晋代,因地处罗溪东部而得名。唐时以罗溪、埔头心、炉内为三个乡社。宋代属德教乡嘉禾里、崇仁里、趋庭里和怀德乡丰年里。元、明、清属十七都以及六都、七都、八都、十八都。民国17年(1928年)设罗溪乡,属三区。民国35年(1946年)5月设县辖罗溪镇。解放初,罗溪乡属第七区。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罗东乡。1958年11月属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区公所建制,罗东属梅山区。1965年5月撤销区公所,成立罗东公社。1984年10月撤销罗东公社设罗东乡,1988年9月改乡为镇。1999年7月拆分出乐峰独立建镇。
  罗东镇是南安的主要矿石区之一,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和高岭土,花岗石矿床较大。从荆坑向埔心、冬青延伸有大型花岗石矿,岩性为斑状花岗岩石,呈红褐色,俗称梅花石,业界又称“雪里梅”,储量1亿多立方米。雪里梅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外。
  2008年,罗东镇工农业总产值12.6亿元,企业上缴税金159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44元。
  罗东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林果茂盛,粮丰畜旺,古有“银罗”的美称。2008年全镇有耕地15000亩,山地61000亩。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农作物一年三熟,旱涝保收。山地90%以上为低海拔缓坡山地。森林覆盖率为62%,森林蓄积量91894立方米,1990年获“全国绿化奖章”。
  罗东镇在埔心、山坂连片建立国家级科技示范片、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省级千亩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园区、市定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和3000亩优质米基地;水果生产逐步向基地化发展,振兴大贡山果场、冬青水库果场的水果种植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禽畜养殖由分散饲养向集约经营发展,全镇生猪存栏8.56万头,其中冬青、蔡厝生猪养殖场5500头。新明蛋鸡养殖综合场养殖蛋鸡3.5万只,年产蛋540吨。振兴大贡山养鸡场每年出售肉鸡30万只。
  2008年,罗东镇农业总产值8534.65万元,粮食总产量7477吨。
  2008年,罗东镇有企业865家,其中工业企业610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全年产值51702万元。
  新雨亭工业项目区是罗东镇主要的工业区,项目区始建于1992年,2002年重新规划。2004年,南安市委、市政府把新雨亭工业项目区与梅山诚丰、中年山工业项目区连片整合开发并列入南安市六大重点工业项目区。项目区入驻树脂工艺、针织服装、石材工艺、家具生产、木材加工等企业150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创税占罗东镇工商税收一半以上。南安市裕源石材有限公司的“裕源”牌多彩石被评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振兴绣庄精制的“四将开台”古典服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
  2008年,辖区内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3所。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罗东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