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丧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49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丧葬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3
页码: 1138-11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的丧葬习俗,包括发丧、入殓、开吊、殡葬和服丧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民俗 礼仪习俗 丧葬

内容

泉州素重“慎终追远”,丧葬诸仪悉循古礼,治丧隆重侈糜,故有“生宜在苏、杭二州,死宜在福建泉州”俗谚。
  一、发丧
  老人病笃,置卧榻于厅左。弥留之际,子孙为其洗身、梳头、更寿衣,烧库钱。寿终,举家围尸恸哭。瓦片置泥土炷香,点油灯1盏、白烛1支,露天烧米饭1碗,炸鸭蛋1个,饭上插筷子1根,供于尸前。孝眷更换孝服,轮流守灵。派人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亲人发丧电,子女后辈闻讯奔丧。
  二、入殓
  入殓前,孝男提汲水桶,带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时任桶绳曳地,至家取水一碗加温洗尸,余水倾倒阶前,俗称“上水”。然后,扶尸坐于厅中交椅上,供祭肴12碗,俗称“辞生”。入殓时刻一到,仵作抬尸入棺,尸体面蒙面布、身盖水被,盖棺时凡孕妇或生肖五行相克者回避。收殓后,孝眷将死者病中所用的碗筷、煎具、溺器、草席、垫草等物送到村郊旷地焚化,俗称“送草”。事毕,道士用桃枝蘸水遍洒室内外,撒盐米,以祓凶驱邪,俗称“收乌”。“收乌”前,外人不得进入厅堂。
  三、开吊
  出殡前,停柩~3、5或7天,设灵堂,挂孝幔,点长明灯,棺前安放冥屋,棺旁铺稻草,子孙或坐或跪,日夜守灵。每日三餐时辰,女孝眷供点心、饭食哭灵,俗称“捧饭”。停柩期间,择日开吊,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亲友备奠仪前来吊唁。官绅门第择日公祭,由政府官员或社会名流主祭,俗称“公吊”。民国时期出现献花圈、开追悼会。“做功德”期间,富有人家常雇演傀儡戏或打城戏,剧目为《目莲救母》。最后一天下午,僧道表演“献罗钹”和“打桌头城”;晚由僧道讲故事,唱道情,劝亡魂西归,劝凡人事亲至孝,语言诙谐,俗称“解愿”。翌日凌晨焚化冥屋,俗称“化纸”。
  四、殡葬
  (一)土葬
  出殡时亲友齐集。抬棺出门,孝眷跪地举哀。出殡行列以蓝横彩(民国时期改为出殡仪式牌)前导,接着是族姓灯(前蓝后红各对),纸轿、彩亭、挽幛、挽联间插其中;队列中有木雕魂轿两乘,一置木主,一置死者遗像;最后为灵柩,上覆饰龙首凤尾的棺罩,孝男孝孙披麻戴孝手执孝杖,扶棺于两旁;子孙众多者,龙首下延伸白布两条,分左右牵挽而行,俗称“拔龙须”。所经路上,交情较深的亲友在自家门口设香案祭奠,孝男谢拜并赠以红布。行列出城,半路停棺设奠,让宾客行礼回归,俗称“辞客”。灵柩上山直至墓地,棺头祭、祀后土毕,按时刻入圹,众孝眷以衣裙兜泥土一抔,依次绕墓圹徐行,将泥土散落圹中。筑墓工填土造墓,孝眷举哀。接着举行点主仪式,长男背负木主或遗像,由点主官点朱盖黑。葬礼毕,归虞,俗称“返主”。以红横彩或归虞仪式牌前导,族姓灯前红后蓝接之,仪仗队如出殡顺序排列,安放木主的魂轿在后,孝男孝孙扶轿于两侧,绕道而行,不走原路。将近家,女孝眷捧红米圆、碗糕、线面哭迎,俗称“接主”。孝男孝眷脱孝冠止哀入门,将木主安放厅堂祭祀,俗称“安位”。礼毕,设安位宴拜谢送葬亲友。
  基督教徒丧葬。人去世,教友纷纷前来慰问,灵堂上由牧师、教友读《圣经》、吟《圣诗》,为死者“劳息荣归”举行祈祷,宣扬基督教义。出殡时教友齐集送葬,人数众多,行列整齐,无庞杂喧闹的仪仗队伍,仪式简朴隆重,封建迷信色彩淡薄。
  华侨热爱乡土,叶落归根。人死在侨居地,富者运柩回国安葬,一般则就地安葬后,引魂归故土。俗于先日放纸船在溪(海)中,并插竹竿将海外寄回的死者衣服植于水中;引魂时再将衣服拉回,行归虞仪式,俗称“引水魂”。进入90年代,有在寺院超度,用纸飞机“引空魂”的。
  (二)火葬
  泉州火葬之俗盛于宋元时期,当时民间“贫窭之家,委之火化,积习岁久,视以为常”。后因明、清统治者对士民火葬屡有禁令,清代、民国时期除佛教僧尼施火葬外,民间都用土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破除丧葬旧俗,治丧从简。60年代,泉州市区进行殡葬改革,推行火葬,在北郊凤山建火葬场、殡仪馆、骨灰楼等配套设施;80年代初中期,人死普遍实行火葬,成为新风。80年代后期,治丧讲排场竞奢糜之风复盛。设道场,雇人哭丧,给活人做“生功德”,搞丧葬录像;出殡汽车连成长串,沿途燃放鞭炮,招摇过市,时有所见。
  五、服丧
  泉州服丧之俗,循行古礼。新丧之后,有四十九日祭、百日祭、对年(周年)祭、三年(二周年)祭等礼仪。百日内不理发(四十九日一天除外);每逢初一、十五早,女眷备汤茶饭菜在灵前哭祭。服丧期间,新正第一年贴绿联,第二年贴水红联,联句为哀思语词,不贴红春联;岁时节日,提前一天单独祭祀,俗称“做节仔”。三年礼尽,除服纳吉。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鲤城区发丧习俗
相关专题
鲤城区入殓习俗
相关专题
鲤城区开吊习俗
相关专题
鲤城区土葬习俗
相关专题
鲤城区火葬习俗
相关专题
鲤城区服丧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