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0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活动
分类号:
D665.2
页数:
2
页码:
613-6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民主同盟委员会主要活动包括参加解放泉州的地下斗争、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开展对外联络情况。
关键词:
民主同盟
鲤城区
委员会
内容
一、参加解放泉州的地下斗争
1949年5月,泉州地下民盟盟员蔡野、李际闵等与中共泉州地方组织取得联系,搜集情报,送交中共组织,作为对敌斗争的参考,并在一些重要单位物色可靠群众暗中保护人民财产,监视坏人活动,避免在人民解放军到来之前遭敌人破坏和掠夺。民盟地下组织通过盟员黄奕川在《福建日报》当编辑的有利条件,在该报头版发表《溪美已闻枪声》的新闻,报道中共地下游击队的消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泉州做舆论准备。在晋江县立中学当教务主任的庄清桂和任教员的施自祥,配合在该校任军训教官的中共党员石富海,在师生中开展宣传活动,及时为中共地下游击队提供敌军情报。
二、参政议政
1951年2月,廖博厚、李际闵出席泉州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任审查反革命案件委员会委员。7月,廖博厚参加福建省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年底回泉州,发动市卫生局干部和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开展防疫和反细菌战工作。1951年2月至1953年5月,廖博厚先后参加两届泉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会议,任第一届秘书长、第二届副主席。1956~~1968年,他还连续担任泉州市副市长职务。1979年后,民盟组织协助政府为34位被错划为“右派”的成员彻底平反,平反冤、假、错案35人,落实其他政策7人;3次派代表出席民盟福建省委召开的普通教育改革研讨会,出席民盟中央召开的九省市普教改革研讨会和全国普教改革研讨会。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进行座谈讨论,将征集的意见整理成文向有关部门通报。此外,还派代表参加闽南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开发研讨会和九龙江开发研讨会,向大会提供10多篇论文,得到有关专家、学者肯定。至1991年底,民盟泉州市委会成员任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有6人;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27人;任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19人。
三、服务社会
民盟泉州市委会成立后,带动全体盟员为社会主义建设献策献力,尤其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1979年2月后,围绕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断开辟新的途径,开展调查研究、办学讲学、咨询服务等活动。1981年后,民盟泉州市委会先后邀请费孝通、钱伟长、苏步青、冯之浚、陶大镛、叶笃义、千家驹和蒋夷牧等专家、学者来泉州讲学。1984年起,配合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办7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和青年读书班,5期书画班,1期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班。同时,创办智力开发服务部,为社会提供科技咨询。1988年,服务部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完成21项新药试制;蔡胜铁为鲤城区承担国家教委下达的义务教育(沿海版)小学教材的试验和实施做了大量工作,撰写论文,得到国家教委和福建省教委重视。至1992年,泉州盟员荣获国家级(包括部、委)奖励21人,获省级(包括厅、部、委)奖励36人。
四、开展对外联络
盟员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校友会、同学会和慈善机构以及出国演出、探亲等渠道,开展对外联系,广泛联络“三胞”,穿针引线,引进资金,创办“三资”企业,兴办教育事业、公益事业。
1951年,民盟泉州市分部筹委会根据民盟中央指示,为受反华、排华迫害回国的40年代入盟的10多位海外盟员办理登记手续。1981年,国画家李硕卿应香港华丰公司邀请,赴港举办画展,有的作品被国家选作礼品赠送外宾。1985年,民盟泉州市委会和厦门、漳州市委会联合创办《闽南乡土》杂志(季刊),向国内外发行。《闽南乡土》注重向海内外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古今名人、风习民情、地方名产等,更注意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闽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新成就,发挥沟通海内外亲情的纽带作用。1988年,文史学者陈泗东随泉州市代表团赴日本参加浦添市一泉州市缔结友好城市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宣读题为《福建民俗与琉球》的论文。
1990年初,受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委托,协助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接待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李亦园来泉州考察、探亲。2月,接待加拿大籍华人生物化学家刘佐端博士来泉州访问。4月,接待台湾甘蔗专家陈沐清来泉州考察、讲学。7月,接待美国华府大学教授、美籍华人曾振博来泉州作题为《以科技推动教育,以教育振兴国家》的演讲。1991年,曾国杰和张章苑等在发动泉州六中旅居印尼校友陈铁逵捐建正宗楼后,又发动泉州六中旅菲校友捐献人民币140万元建泉中菲友体育馆;陈2东联系旅港同学庄瑞杰、黄栋梁捐资40万元,为鲤城区西隅小学建造瑞杰楼和栋梁图书馆;伍泽旭发动“三胞”捐资20万元,为鲤城区开教小学建教学楼。1992年,伍泽旭、黄奕川、陈泗东、陈兆祥等发动“三胞”捐资150万元,作为鲤城区花桥赠药义诊所和鲤城区开元儿童教养院等慈善机构的费用及教育基金。
此外,曾国杰负责筹组泉州曾公亮学术研究会及泉州曾公亮基金会,得到海内外有关人士热情支持;伍泽旭为鲤城区弱智学校筹集资金修建校舍,为海外较有影响的僧尼举行追思会,得到海内外佛教界赞誉。至1992年,通过盟员联系,共引进捐资、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港币6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野
相关人物
李际闵
相关人物
黄奕川
相关人物
庄清桂
相关人物
施自祥
相关人物
石富海
相关人物
廖博厚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钱伟长
相关人物
苏步青
相关人物
冯之浚
相关人物
陶大镛
相关人物
叶笃义
相关人物
千家驹
相关人物
蒋夷牧
相关人物
蔡胜铁
相关人物
李硕卿
相关人物
陈泗东
相关人物
李亦园
相关人物
刘佐端
相关人物
陈沐清
相关人物
曾振博
相关人物
曾国杰
相关人物
张章苑
相关人物
庄瑞杰
相关人物
黄栋梁
相关人物
伍泽旭
相关人物
陈兆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