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9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沿革
分类号: D235.57
页数: 6
页码: 580-5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委员会组织沿革包括区委、工作机构情况。
关键词: 鲤城区 委员会 组织沿革

内容

一、区委
  1951年1月,成立中共泉州市委员会。1952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常务委员会。1956年6月开始,常委由选举产生。“文化大革命”初期,组织机构瘫痪。1968年9月,成立由军队干部、地方干部和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的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总揽党政军大权。1970年7月,成立中共泉州市革委会核心小组,负责全市党的领导,党务由市革命委员会政治组负责。1971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员会,同时设立常务委员会。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所属各职能部门。1986年1月,中共泉州市委员会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
  二、工作机构
  办公室195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秘书室。1956年7月,增设市委办公室。1965年12月,秘书室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办公室被取消。1971年7月,恢复市委办公室,与泉州市革委会办公室合署办公。1981年4月,市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分开办公。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办公室,负责处理区委机关日常工作及事务。
  组织部1951年1月设立。1968年9月,成立泉州市革命委员会组织组取代市委组织部。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撤销组织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组织部,负责全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管理全区党员干部。
  宣传部1951年1月设立。1968年9月,成立泉州市革委会宣教组取代市委宣传部。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撤销宣教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负责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对外宣传工作。
  统战部1951年设立,1968年9月被撤销。1971年2月,成立泉州市革委会外事组。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撤销外事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统战部,负责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6月设立。1955年1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监察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77年6月,在组织部设纪律检查小组。1978年3月,建立中共泉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由党代会选举产生。1984年8月,易名中共泉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机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检查处理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抓党风和廉政建设。
  党校1952年,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党训班,1958年8月成立市委党校,撤销党训班。1967年1月后,党校瘫痪,1973年恢复。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党校,负责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和培训。
  保密委员会1952年10月设立,“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81年恢复。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保密委员会。
  工交政治部1954年5月,设立工业部。1956年7月,改称工交部,1965年7月改为市委工交政治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以后没有恢复。
  农村工作部1955年,设立中共泉州市委生产合作部。1960年2月,改为市委农村工作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91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村工作部,与鲤城区农委合署办公。
  财贸政治部1954年9月,设立财贸委员会。1955年1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财贸部,1964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财贸政治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以后没有恢复。
  文教部1956年7月设立,1958年并入市委宣传部。
  台湾工作部1974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1985年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对台工作部。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对台工作部,1991年4月改称台湾工作部,负责涉台工作的组织指导、管理、协调工作。
  区直机关党委会1975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直机关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直机关委员会,负责直属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
  落实政策办公室1976年10月设立,1988年8月撤销。
  党史研究室1982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征集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5年12月撤销。1991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党史研究室。
  政法委员会1983年8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政法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政法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政法工作,研究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老干部局1984年6月,设立泉州市老干部局。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老干部局,为政府序列机构。1991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老干部局,为党委序列机构,负责离休干部的安置、管理、服务工作,检查督促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
  文明办1981年,宣传部设“五四三”(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办公室。1984年,成立中共泉州市“五四三”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五四三”活动委员会。1988年10月,成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撤销“五四三”活动委员会。1990年,成立两个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信访办1978年1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市革委会信访科。1982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1986年1月,信访工作归入政府序列机构。三、机关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1952年,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1956年撤销,1962年重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1年2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
  中共鲤城区法院党组198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法院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198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81年5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政治协商会议党组1986年1月设立。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财贸委员会党组1990年3月设立。
  四、基层组织
  中共泉州市南台区委员会1951年4月设立,1956年5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临江区委员会1952年6月设立,1953年4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桐山区委员会1952年6月设立,1953年5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建立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5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北峰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1个,党员683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东海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东海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5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东海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东海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0个,党员58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2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江南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8个,党员878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委员会。1980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临江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23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委员会。1980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海滨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29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委员会。1980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中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8个,党员300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委员会。1980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开元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2个,党员36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委员会1960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农场委员会。1961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委员会。1984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浮桥镇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2个,党员63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清源农场委员会1960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清源农场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5个,党员73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61年6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个,党员2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镇委员会1961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6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城东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镇委员会。1992,有支部26个,党员679名。
  中共渔业公社委员会1961年10月设立,1970年撤销。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罗溪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罗溪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罗溪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7个,党员71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马甲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马甲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马甲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5个,党员94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河市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河市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河市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1个,党员85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双阳华侨农场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双阳华侨农场革委会核心小组。1972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双阳华侨农场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双阳农场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4个,党员30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公安分局委员会1981年9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公安局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公安分局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5个,党员21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华大街道委员会1984年5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华大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华大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4个,党员5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建委系统委员会1985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建委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建委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7个,党员9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商业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商业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商业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9个,党员33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7个,党员11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粮食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粮食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粮食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0个,党员16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民政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民政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民政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9个,党员120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教育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30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委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农委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委系统委员会。1988年2月撤销,1992年9月恢复,有支部9个,党员11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卫生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卫生系统委员会。1987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卫生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18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交通系统总支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交通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撤销,建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交通系统总支委员会。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文化系统总支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文化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撤销,建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文化系统总支委员会。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虹山乡委员会1987年7月设立,1992年有支部5个,党员14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宣传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7个,党员88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政法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6个,党员12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区直机关党政群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35个,党员55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丰泽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89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泉秀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12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湖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144名。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泉州市文教部
相关机构
泉州市老干部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北峰乡
相关地名
东海县
相关地名
临江市
相关地名
罗溪镇
相关地名
河市镇
相关地名
双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