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7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512.1
页数: 2
页码: 341-3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鲤城区交通局、交通运输管理所、港航管理站和交通警察支队鲤城直属大队的历史沿革和机构变化。
关键词: 交通 运输管理 管理机构

内容

抗战胜利后,晋江县建设科、厦门车辆监理所各管理泉州交通运输的部分工作。1949年9月,晋江县人民政府置建设科,兼管全县交通。1956年,成立专管全市交通事务的行政机构。
  鲤城区交通局 1956年5月,泉州市交通局成立。1958年机构设置两次变更,1959年7月又恢复。1965年2月,和交通运输管理中心站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名称及隶属屡有改动。1977年4月,成立交通运输指挥部。1981年1月,改称交通局。1984年10月,与交通运输管理站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块牌子”。1986年1月,更名泉州市鲤城区交通局。1987年,与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合署办公。1992年体制不变。
  鲤城区交通运输管理所 1953年4月,成立泉州市非机动车管理处。1956年移归交通局,更名泉州市车辆管理站。1962年11月,更名泉州市民间运输中心管理站,下设5个管理站。1976年1月,更名为泉州市交通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泉州市鲤城区公路运输管理所。1990年,改称泉州市鲤城区交通运输管理所,内设运政股、运务股、机动车辆维修管理股、规费征收站及水运渡口管理站,在河市、马甲、罗溪设立交通运输管理站。1992年体制不变。
  鲤城区港航管理站 1952年8月,成立泉安永木帆船联运社泉州分社。1953年下半年,成立晋江内河航运管理处。至1962年,机构设置及隶属屡有变更。同年12月,成立泉州市交通局内河航管站,与民间运输中心管理站合署办公。1969年10月,设立东方红水陆管理站。后内河航运业务逐年减少,业务由市交通运输管理站兼管。1987年,鲤城区建立港航管理站,与水运渡口管理站合署办公。1992年体制不变。
  交通警察支队鲤城直属大队 1950年8月,成立泉州汽车管理所,省属,管理乌龙江以南至厦门沿线监理业务,泉州设东门、南门管理站。1951~1986年,机构设置及隶属屡有变更。1987年3月,全国交通监理体制变动,移归公安部门管理。1988年2月,成立泉州交通警察支队,鲤城区设直属大队,辖3个中队,负责鲤城区各线路车辆交通的监理工作。1992年体制不变。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河市镇
相关地名
罗溪镇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