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乡镇卫生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3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乡镇卫生院
分类号: R199
页数: 5
页码: 1005-10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以前安溪县内的乡镇没有医药卫生机构。从民国27年(1938)至30年,安溪县陆续设立了官桥、蓬莱、湖头、长坑、举溪等卫生所,主要提供医疗、防疫和接生等服务。然而,由于经费不足,这些机构在民国34年1月停办。后来,在不同的年份和地区,安溪县设立了官桥医院、蓬莱卫生院、龙门卫生院、长坑中心卫生院、湖头医院、城厢卫生院、西坪卫生院、龙涓卫生院、感德卫生院、尚卿卫生院、剑斗中心卫生院、金谷卫生院、虎邱卫生院、魁斗卫生院、祥华卫生院和芦田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这些卫生院提供了多种医疗服务,并逐渐完善了设施和人员配置。
关键词: 安溪县 医疗机构 卫生所

内容

清代以前,县内乡镇没有医药卫生机构。
  民国27年(1938)至30年,官桥、蓬莱、湖头、长坑、举溪先后设立卫生所,均隶属县卫生院管辖。主要业务是医疗、防疫、接生,没有设病床。因经费不济,均在民国34年1月停办。
  一、官桥医院
  民国35年春,官桥旅外侨领陈丙丁倡办安溪依新公立医院,院址借用官桥田珰许氏祖厝,有工作人员4人。1956年,经董事长陈丙丁倡导,侨胞陈江苏、林清忠、林甘露等捐资,定址官桥尾墓山兴建新门诊部1225平方米,设立病床6张。同时更名安溪县华侨官桥医院。1962年改称官桥区医院。1965年易名官桥保健院。1972年改称官桥中心卫生院。
  1976年,陈江苏独资建病房“一号楼”1580平方米,设病床50张,全院职工66人。1982年,陈江苏再次捐建职工宿舍“东西楼”900平方米。1983年,李宝树、廖荣光、钟水心等35位侨胞捐资建病房“二号楼”1160平方米。1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批准该院为全民所有制管理单位。1985年4月改名官桥医院。1986年设置病床100张,配有高级病床,有工作人员89人。临床各科具备。1986年增设激光等新设备,筹建神经外科。历年来,受到省、市、县的多次表彰。1990年,设置病床100张,全院职工10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配有旅行车2辆。
  二、蓬莱卫生院
  1953年成立蓬莱区卫生所,所址在彭圩五十三陈祖厝。1956年柯进来、林拱河、柯秋水、柯隆美、林梧桐等5位侨胞,发动其他海外侨胞共同集资,建门诊部800平方米,成立蓬莱中西联合诊所。1958年“大跃进”,卫生所全部人员、设备迁往感德矿区。同年7月,蓬莱中西联合诊所人员、财产迁入卫生所旧址,正式成立蓬莱华侨医院。1972年易名蓬莱卫生院。
  1973年,柯贤树、李月、唐道依、柯秋水、刘吉、林庄等捐资建成职工宿舍1200平方米。1984年至1990年,柯隆美、李月、柯镇安等侨胞捐资建成职工宿舍246平方米,食堂96.5平方米,门诊大楼1718平方米。1986年12月,县人民政府批准蓬莱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管理单位。1990年,全院设置床位45张,工作人员46人。
  三、龙门卫生院
  民国36年秋,在龙门圩后“大三落”设依新公立医院依仁分院。1954年,周薰风联系侨胞侨眷成立依仁华侨医院筹建委员会,捐资9.5万元,择址于龙门下茂山兴建门诊楼1幢,面积946平方米,1956年秋竣工,该院迁入新址,定名为安溪依仁华侨医院。但在行政上仍隶属依新医院管辖。设病床4张,全院工作人员25人。
  1965年7月,该院正式从依新医院分出单独成立龙门公社保健院,病床增至18张,工作人员31人。1972年改称龙门卫生院。
  1986年,港胞曾星如捐资5万元,兴建放射室及外科手术室,面积286平方米。1987年1月,县人民政府批准龙门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管理单位。1990年编制病床45张,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检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理疗、药剂、防疫妇幼等科室。全院工作人员48人。
  四、长坑中心卫生院
  1955年5月建立长坑卫生所,所址在旧日警察所。设病床3张,有工作人员5人。1955年8月,择址长坑街头兴建门诊部及宿舍2座,面积240平方米,至1956年竣工,卫生所同时迁入新址。1959年6月,长坑卫生所与长坑中西联合诊所合并,成立长坑人民公社保健院。1972年,改称长坑中心卫生院。1990年,编制病床50张,全院工作人员60人。全院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设置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针灸理疗、超声波、化验等科室。
  五、湖头医院
  1956年6月成立湖头中西联合诊所,所址在湖头街金济巷。1958年12月,建立钢铁医院,院址在立达学校。1959年4月,钢铁医院撤销,联合诊所接管钢铁医院全部房屋药品、设备,改称为安溪县第二医院,列入全民所有制卫生事业管理。1962年10月,下放为县办集体所有制卫生事业管理,同时更名湖头医院。1970年10月,成立湖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医院,1972年改称湖头中心卫生院。1985年易名湖头医院。1990年,全院建筑面积4592平方米,设置门诊、病房、外科、内科、放射、检验、妇产科等科室。编制病床50张,工作人员77人。
  六、城厢卫生院
  1956年成立城关中西联合诊所。1958年6月,成立城关保健院。1970年10月,改称城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医院,1972年改名为城厢卫生院。1990年,全院建筑面积1839平方米,设置门诊、药房、检验、防疫妇幼,骨伤科等科室。工作人员47人。
  七、西坪卫生院
  1956年9月建立西坪区卫生所,有土瓦房12间,面积216平方米,设病床3张,工作人员8人。1959年6月,卫生所与联合诊所合并,改称西坪人民公社保健院,下辖虎邱、尚卿分院以及芦田保健站,工作人员38人。1972年改称西坪卫生院。1990年,全院建筑面积1354平方米,设1个病区,有病床20张,全院工作人员39人。
  八、龙涓卫生院
  1955年成立龙涓联合诊所,有工作人员6人。1958年,侨胞李传别倡办,侨胞李金水、李义藤、李锦添等捐资3.5万元,择址在下洋洋头埔兴建门诊楼650平方米,定名龙涓卫生院。置病床10张,有工作人员8人。
  1959年6月,改称龙涓公社保健院。1960年,华侨李义藤捐资建院舍300平方米。1970年10月,成立龙涓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医院,1972年改称龙涓卫生院。1984年至1985年,侨胞李宝树、李锦凤、李冬春、李佳修、李义通、李南山等38人捐资新建门诊楼1幢1250平方米、街道门诊楼190平方米。1985年1月,县人民政府批准龙涓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管理单位。1990年,全院建筑面积2796平方米,其中病区用房1469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1327平方米。设有医疗、护理、药房、街道门诊、行政后勤、防疫妇幼等7个组。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医技科室有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波等。编制病床45张,工作人员42人,配备救护车1辆。
  九、感德卫生院
  1958年建立感德人民公社保健院。1962年12月至1965年6月,下设剑斗分院。1970年,建立感德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医院,1972年改称感德卫生院。1984年,于桃舟设立医疗点。1990年全院工作人员34人,设立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理疗、放射、检验、防疫妇幼等科室和1个病区,编制病床30张。
  十、尚卿卫生院
  1955年成立尚卿中西医联合诊所,1959年6月,改称西坪保健院尚卿分院。1965年7月成立尚卿人民公社保健院,1972年改称尚卿卫生院。1990年,全院建筑2772平方米,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放射、检验、理疗、超声波、防疫妇幼等科室,设1个病区,编制病床18张,工作人员23人。
  十一、剑斗中心卫生院
  1958年建立安溪县剑斗矿区医院。1962年12月,安溪县剑斗矿区医院撤销,改称感德保健院剑斗分院。设病床6张,工作人员6人。1965年7月,剑斗分院改称剑斗人民公社保健院。1968年择址于剑斗鼓仔山前建二层门诊楼1幢,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1970年迁入新址,同时更名剑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医院。1973年改称剑斗中心卫生院。设立内科、外科、妇产科3个科室和1个病区,编制病床15张,有工作人员22人。1990年,临床科室设普通外科、内科、儿科、助产室、计划生育指导室、手术室、针灸室、急诊抢救室、骨伤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设1个病区,编制病床50张,全院工作人员47人,全院建筑面积2659.18平方米。
  十二、金谷卫生院
  1959年成立蓬莱人民公社保健院金谷保健站。1960年11月,择址于金谷望云山坡建门诊工作区380平方米,简设门诊、卫生防疫、药房3个科室,置病床4张,工作人员6人。1965年7月,成立金谷人民公社保健院,1972年易名金谷卫生院。1990年,职工29人,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防疫妇幼、放射等科室,设病床15张。全院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
  十三、虎邱卫生院
  1958年建立西坪保健院虎邱分院。1965年7月,从西坪保健院分出,成立虎邱人民公社保健院。1972年改称虎邱卫生院。1990年全院工作人员33人,编制病床35张,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科室。
  十四、魁斗卫生院
  1958年成立城关保健院魁斗保健站。1965年7月,魁斗保健站从城关保健院分出,成立魁斗人民公社保健院,同时,择址于魁斗狮山兴建现院址。1972年,易名魁斗卫生院。1990年,全院工作人员21人,置病床10张,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心电图、放射、防疫妇幼等科室。全院建筑面积678平方米。
  十五、祥华卫生院
  1960年4月建立长坑保健院祥华分院,工作人员7人。1965年7月,正式成立祥华保健院。同时,择址于福场溪,建门诊工作区1座,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设病床3张,工作人员13人。1972年改称祥华卫生院。1990年,全院工作人员18人,设病床6张,全院建筑面积1104平方米。
  十六、芦田卫生院
  1969年12月成立芦田卫生院。1971年3月,改称芦田茶场革命委员会医院,1972年复称芦田卫生院。1990年,全院建筑面积1794平方米,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和1个病区,编制病床11张,工作人员14人。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丙丁
相关人物
陈江苏
相关人物
林清忠
相关人物
林甘露
相关人物
李宝树
相关人物
廖荣光
相关人物
钟水心
相关人物
柯进来
相关人物
林拱河
相关人物
柯秋水
相关人物
柯隆美
相关人物
林梧桐
相关人物
柯贤树
相关人物
李月
相关人物
唐道依
相关人物
刘吉
相关人物
林庄
相关人物
柯镇安
相关人物
李传别
相关人物
李金水
相关人物
李义藤
相关人物
李锦添
相关人物
李锦凤
相关人物
李冬春
相关人物
李佳修
相关人物
李义通
相关人物
李南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官桥医院
相关机构
蓬莱卫生院
相关机构
龙门卫生院
相关机构
长坑中心卫生院
相关机构
湖头医院
相关机构
城厢卫生院
相关机构
西坪卫生院
相关机构
龙涓卫生院
相关机构
感德卫生院
相关机构
尚卿卫生院
相关机构
剑斗中心卫生院
相关机构
金谷卫生院
相关机构
虎邱卫生院
相关机构
魁斗卫生院
相关机构
祥华卫生院
相关机构
芦田卫生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
蓬莱区
相关地名
湖头镇
相关地名
长坑
相关地名
举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