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医
分类号: R472
页数: 2
页码: 975-976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惠安县在明代至民国时期中医药的发展情况,包括医生、药铺和中药材的加工炮制等。
关键词: 卫生事业 中医护理 惠安县

内容

明代以前,县中医情况无考。嘉靖元年(1522年)黄册记载县有医户。明万历(1573~1619年)间,东下坑李照创建的“春生堂”药铺迁入县城东门街经营。
  清代,县屡出良医。早期有何中安,长年在安溪行医,晚年居于家乡。晚清,县有名医李文澜、陈城、戴辰、陈伯震,时人称为“四大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崇武流行鼠疫,医生张子善、徐少房设义诊,知县分别赠予“妙手回春”、“春满莲城”匾额。
  其时,中医药铺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县城下井街开设的“德水”药铺,道光二十五年(1843年)在县城桥仔头创办的“恒茂”药铺等。
  民国时期,中医药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当时较有声望的中医有:崇武涂去病,擅用经方施治疑难杂症;县城李文珠擅治温病、儿科病,王椿树擅治温病;东岭张秋水擅治妇科杂症,蔡茂兰擅治骨伤科;东园黄松年擅治儿科;辋川陈祖禹擅治杂症,擅用单方、验方。
  民国32年(1943年),福建省政府对省内开业医实行统一考试,颁发《中医师登记证》,准予在辖区内执行中医师业务。县内获证书的有李文珠、王椿树、黄秀峰、蔡晋谋、王硕卿、黄清顺、陈明见、陈嘉平、陈祖禹、李钖钖英、林锦如等11人。
  民国35年,肺鼠疫流行,死者甚众,名老中医李文珠运用中药救活20多人;后因应邀出诊为肺鼠疫患者治病时染疫殉职。民国36年,,县城由陈长春、万源友记设“明德慈善部”施药部,为邑民治病。
  根据调查,当时对鼠疫患者都以中药、草药治疗,常以锦大黄、生地、黄芩、粉丹、桃仁、苏木、连苕、赤芍、当归等炼成流膏盛水和土单方,如锈铁钉头、绿豆、冬瓜、六角英、乞丐碗(黉仔草)等内服,并大量饮用鸡汤,以滋补,解毒活血。腺肿局部以鸦片、青靛、沟泥土、一笔勾、蟾蜍和鲜鸡剖腹外敷,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此间,中药业有开设在县城圆智庵的“德和”药局、“恒茂”药局、“宏安”药店,下井街的“达■福记”药铺,溪北街的“福安”药铺、“万源”药局,东门街的“金长源”药行;开设在东园乡东园街的“老仁安”药铺等,均有坐堂中医。至民国37年,全县有中药铺97家,各家药铺发挥各自传统特色,加工炮制中成药。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照
相关人物
何中安
相关人物
名医
相关人物
李文澜
相关人物
陈城
相关人物
戴辰
相关人物
陈伯震
相关人物
张子善
相关人物
徐少房
相关人物
涂去病
相关人物
李文珠
相关人物
王椿树
相关人物
蔡茂兰
相关人物
黄松年
相关人物
陈祖禹
相关人物
黄秀峰
相关人物
王硕卿
相关人物
黄清顺
相关人物
陈明见
相关人物
陈嘉平
相关人物
林锦
相关人物
陈长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政府
相关机构
万源友记
相关机构
明德慈善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东岭乡
相关地名
苏木乡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
万源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