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进修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2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进修培训
分类号: G525.1
页数: 2
页码: 910-9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包括成立教学研究室、建立教师进修学校以及组织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惠安县 在职教师 进修培训

内容

惠安县在壮大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重视其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1954年,组建教学研究室,人员4~6人,办公地点在县实验小学校内。1958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任务是培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1960年,开办中师班,有学员50人,学制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2年复办,改为惠安县教师学习班,有管理人员、教员共10多人。其任务是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学习新的教学法。1977年,恢复原名称,仍以培训小学教师(重点是民办教师)为主要任务,同时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1980年,在城关中山北路西侧建造几幢4层楼房,构成“同”字型结构群体(建筑面积约3780平方米),作为办公、教学两用综合楼。是年,受泉州师范学校委托,承办两班中师班,学员来自统招的民办教师,学制2年,经考试合格者发给泉州师范学校毕业证书。学员毕业后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到各小学任教。80年代起,分期分批对完全小学的教师、教导主任、校长,中心小学的副校长、校长及部分中学教师进行培训和轮训,举办培(轮)训班9期1226人,其中小学教师646人,校长、教导主任580人。
  此外,惠安县还通过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等途径来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据统计,1980~1988年,在职教师函授毕业725人,自学考试合格2105人。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惠安县实验小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泉州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城关
相关地名
中山北路西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函授教育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