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
分类号: G719.2
页数: 4
页码: 895-89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的职业学校和职业中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建国初级商业职业分校、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崇武水产职业学校等。其中,县高级职业中学和开成建筑职业中学是该县重要的职业中学。
关键词: 惠安县 职业学校 职业中学

内容

民国31年(1942年)秋,邑人汪波创立建国初级商业职业分校(总校在泉州)。民国38年2月,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由莆田涵江迁至崇武。1958年,崇武水产学校(初级班)、崇武水产职业学校相继成立。1960年,惠安办起化工工业学校、艺术学校、邮电学校、医药学校等。这些学校1年后相继下马。1963年,崇武公社大岞、前垵大队相继开办渔业职业中学,1967年前后停办。
  80年代初,职业技术教育立足境内,根据传统就业门路和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设置石雕、土建、海洋捕捞、石油化工、畜牧兽医等专业。按“三个面向”制定课程和教学计划,既学专业基础课、文化课,又学生产实践课,使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文能武。
  1982年秋,惠安三中附设电器维修班,惠安五中附设石雕工艺班,张坂中学附设畜牧兽医班,辋川中学附设农业技术班。1983年,崇武中学附设轮机和海洋捕捞班,惠安五中增设土木建筑班,辋川中学的农技班改为缝纫班。1984年7月,全县有电器维修、兽医和农技毕业生100多人。1985年7月,又有轮机和海洋捕捞毕业生65人,由省外经委和省、县水产部门录用;此外,还有畜牧兽医18人,缝纫32人,石雕33人,土建37人,电器维修41人。这些毕业生或被择优录取,或自谋职业。同时招收新生914人,占当年高中招生的三分之一。是年,各类职业班在校学生1221人。同年9月,华侨王清秀独资在东岭埔殊村,创建“开成建筑职业中学”。此后,南埔中学和后龙中学附设石油化工、机械和财会班,惠安三中改设石油化工仪表和幼儿教育,崇武中学增设水产品加工(并为平潭、长乐代培海洋捕捞学生8人),川中学增设牙科专业。1988年1月前亭航海水产职校开办。至1989年,全县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达53班,在学学生2449人。是年毕业学生630人,招新生942人。
  一、职业学校
  (一)建国初级商业职业分校
  民国31年秋,邑人汪波借惠安县城立人小学校舍设立建国初级商业职业分校。历年招生和毕业人数都不多。至民国36年秋,该校因发生学潮而停办。
  (二)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
  民国38年2月,该校由莆田涵江迁至惠安崇武,校址暂设于崇武中心小学。是年秋,该校在崇武首届招收渔捞专业1班,66人,学制6年;截至1951年,共招收5个班241人(均为渔捞专业),毕业110人,为惠安培养一批水产科技人才。1951年春,因经常遭台湾当局军队飞机的轰炸、扫射,迁入辋川乡玉围居仁村。是年秋并人私立集美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三)惠安崇武水产职业学校
  1985年春创办,校址崇武。招收渔捞1班66人,养殖1班50人;有专职教师6人。1960年冬,学生毕业,学校停办。1983年4月复办,9月开学上课,始与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联办,后又同上海渔业公司、泉州中泉公司(外轮)、泉州罐头厂等单位挂钩,以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为这些生产单位培养技术工人。时设捕捞、轮机二种专业。1985年秋,增设食品加工专业,1986年秋,增设养殖专业,学制2年。
  1983年9月开办至1989年9月,7届共招收学生1061人,毕业5届814人,已就业7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3.24%。其中经中泉公司、厦门经济特区船务公司、广州远洋轮船公司等单位考试合格,招聘为外轮船员的107人;由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和上海渔业公司等单位吸收为船员及工人的296人;泉州罐头厂吸收为工人的295人。
  (四)惠安县前亭航海水产职业学校
  1985年春筹建,1986年1月开办上课,址设后龙乡前亭村,隶属县教育局。设船舶驾驶、船舶轮机管理和海洋捕捞3个专业,学制2年。
  1986~1989年,共举办3届,毕业生338人。至1989年,先后由上海海洋渔业公司聘用79名,中国泉州国际技术合作公司聘用97名,交通部广州海运局、广州船运局、广州远洋公司第二处聘用142名,厦门国际技术合作公司聘用和自谋职业6名,共324人,就业率达95.86%。
  该校在职业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1987年受到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表彰。1989年12月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港务监督站核准,该校可作为“海员职业训练培训点”,该校毕业生申请海员证时,作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七条(一)款的有关条件予以办理。
  二、农业学校
  1958年公社化期间,全县各公社几乎都办起农业中学,以农场或寺庙作校舍,计35所,在校学生6668人,教职员工275人。是年5月,县办水利学校,在校学生90多人。1959年改为农林水学校。1959年春,峰崎、黄塘、崇武农业中学和城关果林学校分别改为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中学。1965年全县有农业职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2121人,教职员工11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
  三、职业中学
  (一)县高级职业中学
  该校系1988年8月从惠安三中职高班分离而独立设校,仍以原惠安三中为校址。校园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4790平方米。教育设备有配套图书、仪器。校内设有电子物理室、油画室;校外挂钩有省第五建筑公司建筑装饰公司、县乡财政所和幼儿园等对口专业生产实习场所。
  该校由惠安三中析出的实用美术、电子电工建筑装璜3个专业班组建而成,学生140人。至1989年,拥有7个班级,学生298人。是年,招收定向和委培学生106人。89届英语专业54名毕业生中自谋职业的16人,学校推荐就业的34人。
  (二)县开成建筑职业中学
  该校由侨胞王清秀独资创建。1983年秋筹建,1984年元月校舍奠基,1985年秋落成,即上课。联办单位有福建省第五建筑公司、泉州市规划建设局。这些单位既担负教学实践技能指导,又是实习基地。该校设工业民用建筑、建筑经济管理等专业。首届招收高中毕业生,3个班,147人;1988年毕业,毕业生大部分安排于省第五建筑公司,部分安排于惠安各建筑公司。1986年4~7月,省教委下文批准,面向全市招收工民建专业4个班、160人。1987年成立“开成建筑设计室”。1989年,增设建筑水电安装专业。是年,开办15个班,在校学生757人,教职工58人。
  学校占地面积117亩,建筑有楠章教学大厦1幢,教室32间,3400平方米;教师宿舍4幢(其中城关2幢),共101套(间),2360平方米;学生宿舍3幢,3320平方米;食堂餐厅4幢,2200平方米;大礼堂1座,1650平方米;办公楼1座,1320平方米;2.4万平方米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拥有电脑实验室、电工实验室、测量仪器室、制图室、建材室以及物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该校已列为福建省三大建筑中专学校之一。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波
相关人物
王清秀
相关人物
班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泉州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
涵江
相关地名
崇武
相关地名
惠安
相关地名
崇武公社大岞
相关地名
辋川
相关地名
东岭
相关地名
埔殊村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
长乐
相关地名
惠安崇武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
辋川乡
相关地名
居仁村
相关地名
集美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厦门经济特区
相关地名
后龙乡
相关地名
前亭村
相关地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关地名
福州
相关地名
黄塘
相关地名
城关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教师宿舍4幢
相关地名
食堂餐厅4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