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妇女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2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妇女会
分类号: D442.8
页数: 1
页码: 7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县组建妇女会,为革命工作提供支持,如送情报、散传单、贴标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等。妇女们还为地下工作人员提供膳宿、筹集资金和首饰、缝制旗帜、赶做袖章、编做草鞋等。
关键词: 惠安县 妇女团体 妇女会

内容

民国19年(1930年)夏,中共惠安县委在路口、后洋、和弄、前林举办夜校妇女班,并在路口、后洋等地组建妇女会,分别由朱水莲、庄糠为主任。
  惠安暴动前,妇女会带领妇女送情报、散传单、贴标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妇女们有的为地下工作人员提供膳宿,献出红布给红军做红旗、袖章,有的自觉筹集资金、首饰,帮助地下党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困难;有的为红军暴动队缝制旗帜、赶做袖章、编做草鞋;有的分批到几十里外的集镇籴米,为暴动队筹集粮食;有的发动青年,并送子送郎参加红军。暴动期间,妇女们为暴动队煮饭送饭,担负后勤杂务。暴动失利后,妇女会组织妇女收殓烈士遗体,掩护伤病的地下工作人员。
  民国20年3月,厦门中心市委派人来惠安恢复中共组织。年底,惠北的普垵、三朱、钟厝、前黄、菱溪、郭厝、下江、赖厝和惠东的东山、蔡厝等地都相继恢复和成立妇女会。5月,惠安县委制定惠北武装抗捐和惠南拖延不交的斗争方案,各地妇女会帮助中共地下组织散发,张贴传单、标语,传唱革命歌谣。东山妇女会赶制许多锤镰红旗,交给地下工作者连夜带到县城附近的马山等高插在山顶上。民国21年春,惠北各村妇女会积极组织妇女群众参加抗捐大会。3月,中共惠安县委主持惠北群众武装抗捐,惠北各地妇女会组织发动妇女送茶送饭,筹送作为放火号联系用的柴草,有的还拿起镰刀、锄头参战。
  民国22年初,中共惠安特支以惠北三朱、城关、水〓为据点,开展革命斗争,以姐妹会为名组织妇女会,进行革命活动。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水莲
相关人物
庄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