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F326.2
页数:
2
页码:
258-2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林业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行政机构、科技机构等。
关键词:
林业机构
惠安县
内容
一、行政机构
(一)林业局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建设科,林业生产属其职责范围。1953年3月,根据晋江专署指示,建立惠安人民政府林业管理站,站内设林政、营林2个组。1953年12月,林业管理站改为惠安人民政府林业科;至1955年12月改称为惠安县人民委员会林业科。
1956年1月,以区为单位建立林业水土保持站;6月,各区林业水土保持站撤销,全县建立驿坂、黄塘、涂寨、东园等4个林业工作站。7月林业科改称林业局。1958年5月13日,县撤销4个林业工作站,改设为惠东(站址:涂寨)、惠西(站址:黄塘)、惠南(站址:东园)、惠北(站址:天湖后住涂岭)林业站。1958年7月,农、林、水合并设农林水电局,林业设股。是年,全县林业工作站按公社设立,属农林水电科。1959年9月,改科为站。1960年5月,农林水电局撤销,分开成立农业、林业、水电局。1963年8月,改称惠安县人民委员会林业科。
1972年冬,筹建惠安县山林普查队,开展全县森林资源首次调查。1973年2月,恢复林业局,公社(乡)陆续配备林业干部。
(二)防护林工作站
1958年,成立净峰、崇武、东园3处工作站,指导区乡群众营造沿海防护林。1963年下半年,净峰防护林站的工人和林地并入国营赤湖防护林场统一管理,改为净峰工区。崇武、东园2个防护林站,80年代过渡为乡(镇)林业站。
(三)绿化委员会
1956年8月30日,县、区、乡护林委员会撤销,建立县、区、乡绿化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瘫痪,70年代后期恢复。1989年3月进行调整充实,副县长兼主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国土绿化指挥部
1989年11月19日,中共惠安县委为执行省关于“三、五、七”绿化工程规划(根据全省各县荒山面积的大小,定出3年、5年或7年绿化规划),决定5年内基本绿化惠安宜林荒山和疏林地,故成立惠安县国土绿化指挥部,中共县委书记为总指挥,办公地点设在县林业局。
(五)森林防火指挥部
1989年3月2日,县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配备专职干部若干人。分管农林水副县长兼总指挥,林业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科技机构
(一)林业科技推广站
1963年,成立惠安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下放,技术业务停止活动。1978年,林业局设立技术组(后改股)。1984年,科技股改为科技推广站。
林技站成立后,先后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普及林业技术知识,参加省、地(区)学术交流活动。
1973年,开始清查全县森林资源。1976、1977年开展木麻黄“优树”选择,营建种子园,并与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协作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七五”计划攻关项目桉树速生丰产技术研究。80年代,先后承担中国林科院的木麻黄49个家系引种试验研究和省、市科委、省林业厅下达的“银合欢混交林栽培技术研究”、“柠檬桉速生丰产林示范”、“银合欢山地造林试验”、“银合欢根瘤菌接种”、“薪炭示范林”、“黑荆栽培示范林”、“余甘良种繁育研究”、“余甘速生丰产示范林”等14个研究项目。1988年,省政府授FDBT/LY3-86木麻黄防护林技术“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投资14万多元。
(二)水土保持实验区
1950年下半年,筹建惠安县水土保持实验区,址设黄塘乡林口村,借用民房办公;征用耕地100亩(其中石盘一带60亩,后塘40亩),作为培育林苗和保土植物的场地。1952年春,培育马尾松、相思树等苗木35亩。实验区的技术业务由泉州林场指导,干部亦是该场派驻。1952年4月,实验区撤销,耕地由县苗圃接管。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惠安县林业局
相关机构
惠安县防护林工作站
相关机构
惠安县绿化委员会
相关机构
惠安县国土绿化指挥部
相关机构
惠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相关机构
惠安县林业科技推广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