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张坂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67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张坂镇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
页码: 76-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张坂镇位于县域南部,东与山霞乡相连,西与东园镇毗邻,南临泉州湾,北与涂寨镇、螺阳乡交界。宋时隶崇武乡,元时属行满乡守节里、太康里的廿二、廿三、廿五、廿六都,清时属镇安铺、松口铺、埕漳铺、青山铺、獭窟铺。1949年9月后,分别辖于第四(崇武区),第五(东园)区。1989年10月,省政府批准设置张坂镇,实行镇带村体制,下辖31个行政村。
关键词: 惠安县 建置 张坂镇

内容

张坂镇位于县域南部,东与山霞乡相连,西与东园镇毗邻,南临泉州湾,北与涂寨镇、螺阳乡交界。面积79平方公里。惠祟公路自西而东横穿全境,獭窟岛亦已通公路。70年代“七一围垦”工程竣工后,增加可耕地几千亩,又添建盐场。镇政府设在张坂村。
  宋时隶崇武乡,元时属行满乡守节里、太康里的廿二、廿三、廿五、廿六都,清时属镇安铺、松口铺、埕漳铺、青山铺、獭窟铺。民国时期分别属青山乡、后港乡、东园镇。
  1949年9月后,分别辖于第四(崇武区),第五(东园)区。1952年6月,成立第六区公所,辖15个乡(即今张坂地区)。1955年10月调整行政区划,为加强沿海突出部工作,撤销张坂区,划浮山、后见给崇武区,余全部并入东园区。1956年6月并区并乡,设滨山、玉峰、锦钟、玉群等4个乡归东园区。1958年5月撤区并乡,设张坂乡,下辖8个联社、20个分社、257个生产队;浮山乡辖1个分社。同年8月,2个乡合并为张坂乡,辖8个分社、99个生产队。9月,人民公社化,张坂乡改为上游人民公社一个管理区,辖21个生产大队。1961年9月,成立张坂人民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其中2个渔业大队)、200个生产队(其中2个林业队、2个畜牧队、8个渔业队、1个运输队)、2个社办场(1个盐场、1个养殖场)。不久,析黄岭、玉园、仑前等3个大队,合计24个生产大队。1966年“四清”后期,裁撤玉园大队,从崇武公社划隶浮山大队。仍为24个生产大队。70年代末,析立上仑、后蔡、联新、玉园、玉田、前头、玉前、山高富等大队,裁撤莲山、玉霞2个大队,同时村下大队更名为苍霞大队,全社计辖31个生产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张坂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辖31个村民委员会、195个村民小组。1989年10月,省政府批准设置张坂镇,实行镇带村体制,下辖31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有13365户、63696人。
  松山行政村辖大坪、杨厝、庄内等3个自然村。
  塘园行政村辖塘园1个自然村。
  霞美行政村辖霞美、伍厝、象林、张厝等4个自然村。
  玉塘行政村辖大埔塘1个自然村。
  玉田行政村辖小埔塘、杨宅等2个自然村。
  玉园行政村辖刺门兜、南山等2个自然村。
  群力行政村辖塘边、塘南、杏坑、店仔、山仔边等5个自然村。
  张坂行政村辖张坂、西院、西洋、埔边等4个自然村。
  下宫行政村辖下宫、赤石、东头、东垵、下街、新厝夷等6个自然村。
  上塘行政村辖上塘、前福、新街、前埔、下埔等5个自然村。
  后边行政村辖后边、西埔街等2个自然村。
  村下行政村辖村下1个自然村。
  门头行政村辖门头、田中、坑园等3个自然村。
  苏坑行政村辖苏坑、后宅等2个自然村。
  上仑行政村辖上仑、东张等2个自然村。
  后蔡行政村辖后蔡1个自然村。
  山内行政村辖下山内、东楼、东西厝、陈埔等4个自然村。
  莲新行政村辖东溪、莲叶石、新塘内等3个自然村。
  后曾行政村辖后曾、北蔗、大回等3个自然村。
  前头行政村辖前头1个自然村。
  前见行政村辖前见1个自然村。
  后见行政村辖后见、插坑等2个自然村。
  浮山行政村辖西峰、西斗、荷石、茂林、东峰等5个自然村。
  玉山行政村辖山高富、六家、下烧灰、下厝等4个自然村。
  玉霞行政村辖下洋、墩头等2个自然村。
  玉前行政村辖山前、井下等2个自然村。
  玉埕行政村辖埕边、井头等2个自然村。
  崇山行政村辖山兜、山头、龟山头等3个自然村。
  群贤行政村辖莲内、社内、七里湾、竹仔坑、上坑、下坑等6个自然村。
  仑前行政村辖仑前1个自然村。
  黄岭行政村辖黄岭、上雪、西雪等3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张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