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塘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67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黄塘乡
分类号: K925.7
页数: 3
页码: 7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黄塘乡位于惠安县西部,面积154平方公里。乡政府设在黄塘街。宋时分别辖于崇善乡、崇武乡,元时属信义乡、行满乡的同信里、德兴里、民安里的二、十七、十八、十九都,清时属黄田铺、田庄铺、前郭铺、谷口铺。民国时期设民安乡。1949年9月,划东部、北部5个乡隶城关第一区,划西部、南部6个乡归洛阳第六区。1951年6月,设第七区于黄塘,辖9个乡。1952年6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黄塘改为第九区。1956年并区并乡,黄塘保留区公所,全区合并为11个乡。1958年5月,撤区并乡,设后店乡和黄塘乡,共辖3个联社、88个生产队;南田乡辖5个分社、50个生产队。9月,成立东红人民公社。1961年冬,改为黄塘人民公社。1966年“四清”后期,裁撤10个大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析立8个大队。1984年10月,成立黄塘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89年12月,辖33个行政村、258个自然村。
关键词: 惠安县 建置 黄塘乡

内容

黄塘乡地处县域西部,东与螺阳乡相连,西与泉州市鲤城区河市乡交界,南与洛阳镇接壤,北与涂岭乡毗邻。面积154平方公里。乡政府设在黄塘街。
  宋时分别辖于崇善乡、崇武乡,元时属信义乡、行满乡的同信里、德兴里、民安里的二、十七、十八、十九都,清时属黄田铺、田庄铺、前郭铺、谷口铺。民国时期设民安乡,辖9个保。
  1949年9月,划东部、北部5个乡隶城关第一区,划西部、南部6个乡归洛阳第六区。1951年6月,设第七区于黄塘,辖9个乡。1952年6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黄塘改为第九区。析立湖口、龙石、林口、狮峰、霞青等5个乡,共辖14个乡。1954年9月,又析立赤土乡,共辖15个乡。1954年10月,从城关第一区划入新霞、霞光2个乡,共辖17个乡。1956年并区并乡,黄塘保留区公所,全区合并为11个乡。1958年5月,撤区并乡,设后店乡,辖3个联社、8个分社、78个生产队;黄塘乡辖2个联社、11个分社、89个生产队;龙石乡辖3个联社、6个分社、92个生产队;林口乡辖3个联社、14个分社、99个生产队。后再合并为黄塘乡,辖7个分社、88个生产队;南田乡辖5个分社、50个生产队。9月,人民公社化,成立东红人民公社,辖24个生产大队。1961年冬,析分小社,改为黄塘人民公社,辖36个生产大队、330个生产队、1个社办场。全社有7585户、33674人。1966年“四清”后期,裁撤莲山、苏塘、三川、后郭、下墓、洋坑、碧岭、南埔、洋内、后仁等10个大队,实辖26个大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析立苏塘、下坂、碧岭、美仁、光山、后郭、石马、林口等8个大队,红星更名为紫山大队,实辖33个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黄塘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89年12月,辖33个行政村、258个自然村。有13202户、64043人。
  黄塘行政村辖黄塘、溪头等2个自然村。
  半岭行政村辖新厝、石头前、树林、路下、东山、庵下、双溪、芙蓉、后坂、前坂等10个自然村。废村:龙邦、虎空、天台、娘仔厝厝、尾田。
  官溪行政村辖洋内、鼎模、半山、湖内、圳口、后沈、尾岭、下蔡、亭兜、樟坑、洋扑、留安、蔡坑口、蔡坑内等14个自然村。废村:前沈。
  南田行政村辖大路、墓殊、加冬坑、尾厝、吾其仁、桥内、其板、蕉坑、西店、洋内、昔上、涂楼、后坑、大竹、北坑、下面前、大社坪、上溪、西坑、塔山圳、东墘下、铁坑、百花宫、后垄、北墘、亭前、黄清等27个自然村。废村:顺政、锅底、七丘、尾寮、石斗脚、只头、顶寮。
  尾山行政村辖尾山、墓亭、尾行、竹仔林、后坑仔、后厝、水磨、铁林、烟顶、丘后、粟家窑等11个自然村。废村:蔡厝、青兰、后坑。
  龙石行政村辖龙石、内山、厝斗、宫边、澳埔、圳口、百岩、安溪、外库、校尉坑、汤厝、〓窑、谢坝、何内、后埔等15个自然村。
  紫山行政村辖下村、顶村、中村、坑内、邓厝等5个自然村。废村:田内。
  光山行政村辖刺潭、下铺、皂斗林、顶铺、袁厝、陈厝、二房、马仁庄、莲坑、圳口等10个自然村。
  赤土行政村辖顶赤土、园埔、格口、张厝、顶许厝、许新厝、破坪、仕尾、温厝等9个自然村。
  下坟行政村辖下墓、坑道、资头尾、溪东、大坝内等5个自然村。
  坝下行政村辖坝下、后吴、古井、乙面坑、夏侯坑、狮型、埔尾、桥仔头、小石佛、小仕尾、大石佛、牛山后等12个自然村。废村:赤水坑、小桥、前厝坑。
  油园行政村辖油园、翁后、沙百、岩上、前吴、垵柄、董厝等7个自然村。
  南垵行政村辖南安、土楼、胡厝、郑厝、彭厝、大山脚、饮亭、好新厝等8个自然村。
  松溪行政村辖松溪、董埔、尖山、布袋内、东湖、石脚、夏厝、石盘、崎莲头、东张、官墓、窑内、吴厝、边溪等14个自然村。废村:林厝、林仙、院上、福船、后石、河剑。
  后垵行政村辖大村、后宅、后吴、许厝、青林口等5个自然村。
  美仁行政村辖美仁、上头崎、塔山脚、塔仔内、归湖内等5个自然村。
  林口行政村辖林口、象坑湖、官荫、南浦等4个自然村。
  石马行政村辖石马、新石马、灵头、店仔、大村、南坑等6个自然村。
  苏塘行政村辖苏塘、古井、埔尾等3个自然村。
  下坂行政村辖下坂、山门坑、运使桥、顶新厝、田洋等5个自然村。废村:网盾内、兰仔口。
  后郭行政村辖后郭、前张等2个自然村。
  前郭行政村辖前郭、许厝、下寮、顶寮等4个自然村。
  虎窟行政村辖尾厝、大垄、顶厝、宫边、大垄口、大路头、伍厝、墘尾等8个自然村。
  后店行政村辖虎空山、公山、后深、后格、下赤土、后寮、营墓、文雅坑等8个自然村。
  尾园行政村辖下楼、下园、南坑山、浮坑、尾园、竹坑等6个自然村。
  省吟行政村辖新厝、湖墘、院内、许厝、岭透、小后店、中厝、后间、高厝仔、高厝头、桥仔头、杏尾、曾厝、东莲、钱厝、埭边、大乡、小乡等18个自然村。
  后西行政村辖大坑、小狮、后林过、祠堂、桥尾、大潭、小庵兜等7个自然村。
  谢厝行政村辖田墘、后埕、后间、周厝桥、东圳、大坑口、王厝、马厝等8个自然村。
  碧岭行政村辖百玉店、秧岭等2个自然村。
  接待行政村辖接待、峰帽、许田、诗口、庵兜、大坑内等6个自然村。
  坝岭行政村辖坝仔下、岭兜、庄坑头等3个自然村。废村:坑仔口。
  埔兜行政村辖草埔园、见口、埔兜、棋盘等4个自然村。
  亭林行政村辖亭林、内坑、染厝、苏坑、康厝等5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黄塘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