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创办实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7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创办实业
分类号: D634
页数: 2
页码: 714-7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华侨积极创办实业,涉及农垦业、陶瓷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德化县 华侨 创办实业

内容

一、农垦业
  民国21年(1932年)春,曾瑞璠独资在科荣的暗坑、西天草池、南坂、冬坑岭等山地创办“西天垦殖场”。营造经济林2100多亩,其中油桐树500亩,油茶树500亩,杉树1000亩,松树1000亩,茶叶100亩。
  民国25年,郑荆伦返国考察,由其家族集资创办霞山上丰东南公司,在霞碧乡的大溪、霞山、下山屯一带35处,种植杉、松、油茶、桐、板栗、桃、李,面积539.35亩。郑荆伦任董事会主席。民国27年,荆伦又与叶泉回到德化南埕一带勘察,决定在南埕至石龙溪沿岸发展种植业。
  由华侨集资国币10万元,定名为“华侨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是春,种植了油桐苗3万余株,桔苗数万株。次年,又购买了村场、前锋以及沿澳两畔的山地41段(份)。5337.60亩,田地2.09亩,垦殖土地7000余亩。种植油茶、油桐、杉、松以及梨、李、板栗等经济作物。1940年8月,该公司易名为德化华侨南埋种植有限公司。1942年,日本南侵,马来亚沦陷,外汇断绝,加上用人不当,管理不力,又遭遇山火焚烧,长期处于荒芜状态。
  二、陶瓷业
  民国29年,德化华侨集资创办华侨大中宝公司德化瓷厂(下设后所加工场)。
  1952年,县侨联部门创立德化华侨瓷业公司,股份500股,每股旧人民币10万元。鉴于当时福建省成立了福建华侨投资公司,分配给德化的股金尚未募足,就将已筹的瓷业公司股金转入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公司首期支持建设泉州糖厂、福清油厂及其邻近的发电厂、同安油厂、水春、德化、武平4个松香厂等工程。
  1985年10月,归侨、侨眷集资5000元,创办德化永裕侨眷联营瓷器工艺社。同年,德化归侨又再集资1。4万元创办德化祥联陶瓷建材厂。
  八十年代末期,外商投资企业有了发展。1990年10月由旅居海外的侨胞与国内企业界合资的“福建省德化龙城美术陶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经营美术陶瓷、日用瓷、细炻瓷、陶制品,年产值达280万元。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曾瑞璠
相关人物
郑荆伦
相关人物
叶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