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党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39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党员
分类号: D267.2
页数: 2
页码: 429-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德化县委的党组织及党员组成基本情况。
关键词: 德化县 组织 党员

内容

1950年初,中共德化县委仅有8个支部,81名党员。1952年,县委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通过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整风等运动的斗争考验,培养一批积极分子。是年8月,县委办起第一期建党积极分子训练班,8月底9月初吸收一批党员,并在培训班举行入党宜誓仪式。1952年至1953年8月吸收新党员103名,其中机关50名,农村53名,新建支部14个。至1956年,全县有党员2024名,分别组成103个党支部。
  1957年,全县党员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犯各种错误而被开除党籍的57名,取消预备党员54名,延长预备期75名,留党察看30名,严重警告23名,警告33名,劝其退党1名。
  1959年,全面开始整党运动,有68名党员受党纪处分。
  1960年,县委贯彻“整顿、壮大、提高”的方针,是年,发展党员720名,新建支部19个。同时也有39名党员被开除党籍,41名党员被留党察看。1961年,贯彻中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在整风整社运动期间暂停发展党员。
  1963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面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吸收一批政历清楚、觉悟高的贫下中农入党。各个党支部建立学习毛泽东著作,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开展“五好支部”和“比、学、赶、帮、超”活动。1965年全县有党支部261个,党员3176名。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党员组织生活大部分也随之停止。1970年6月,党的核心小组成立,党的组织工作同时恢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依然发展一大批新党员,至1976年全县党支部已增至308个,党员4651名。
  1979年,县委举办五期党员骨干培训班,各公社也相继举办培训班。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
  垒作用,县委于1982年对全县28个“三类”党支部进行整顿,并改选76个党支部。同时建立“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按时上好党课)制度。
  1984年8月,县委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精神,注重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1985~1987年,全县开展全面整党工作。至1987年,全县党支部发展到446个,党员7424名。同时开展“为民办实事,为党增光辉”和“两先一优”活动,1986年表X45个先进党支部,136名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度,全县涌现30个先进党支部。2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75名优秀共产党员。是年,全县党支部发展到446个,党员7695名。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德化县委
相关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