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1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林场建设
分类号: F292
页数: 3
页码: 176-178
摘要: 德化县在国营林场、联办林场、乡(社)办林场、大队耕山队和林业生产专业户联合体等多个层面上积极开展林业建设。
关键词: 林场建设 德化县 林业

内容

一、国营林场、
  (一)葛坑林场
  1958年3月,筹建地方国营葛坑林场。场部设在葛坑公社富地大队,征用葛坑公社的富地、大正、大岭、龙塔、龙漈、兰田、水门和汤头公社的吉山、汤头、草村方圆17平方公里荒山作基地。1984年,场部迁往赤水至葛坑公路28公里处。到1987年,林场分设岭头、美洋、浮洋、坑口、龙塔、龙涤、章功、吉山和凤坑8个工区,8个护林哨所,1个护林队,全场干部、职工128人。
  国家总投资413.4万元,经营面积为2.59万平方米。有建筑设施、汽车、通讯线路、发电站等固定资产234万元;还有林区公路16公里、防火线67.4公里、林道95公里。
  1987年,人工林面积为2.21万亩,其中杉木林1.72万亩,占77.8%,马尾松和阔叶林1998亩,未成林造林地1662亩,经济林1255亩,竹林25亩.杉木材蓄积量10.37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按450元计算达4666.5万元,为总投资的11.3倍.建场以来共生产原粮30万公斤,间伐和改造低产林生产木材1.8万立方米。当年生产水果、茶叶各2.1万公斤。历年累计总收入531.7万元,上缴税收98.4万元。
  (二)南埕林果场
  南埕林果场,原名“南埕华侨垦植公司”,位于南埕的垄边、塔兜等地。民国20年(1931年),德化华侨郑经伦会同德化、南安、永春华侨集资合股创办。民国28年,垦植公司易名“中南公司华侨林场”,在垄边、塔兜、割云、后尤溪等地购买荒山和残林山1.7万亩,营造油桐、油茶、板栗、桃、李和马尾松.张承福、国宝归侨叶其雅和南埕归侨陈铿,曾先后受托管理公司。1950年后,部分山林在山林土改时分给农民。1955年,“中南公司”由德化华侨联谊会托南埕大队管理。1960年,落实华侨政策,山林回归华侨经营。1966年,中南公司移交县政府管理,改名“南埕林果场”。当时有林地0.9万亩。县接管后,每年拨出5000元作为发展基金。1987年,全场人员14人。经营面积14000亩,其中用材林2236亩;当年造林103亩,其中果林26亩。历年来,场生产粮食155吨,水果117.5吨,木材0.8万立方米。
  二、联办林场
  (一)石龙溪采育场
  石龙溪采育场位在倭碧乡朱地、村兜村.1983年冬,由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同德化县联合创办,作为速生丰产林基地。县人民政府与省林业厅签订合同,规定林木砍伐收取林价20%作为山价归村集体,5%归乡政府,其余用于经营单位的扩大再生产。经营面积2.49万亩。到1987年,总投资43.35万元。其中林业部与省林业厅投资20万元,营造人工林1.68万亩,其中杉木林9945亩,松木林6206亩,针阔混交林393亩,火力楠168亩,柑桔、茶叶各30亩。管理人员和专职护林员6人,生产劳动临时雇工或短期承包。
  (二)大张溪林场
  1984年冬,由县人民政府和春美乡的尤床村、汤头乡的格中村和大铭乡的琼英村联办大张溪林场。总面积5.49万亩,其中用材林4.06万亩。净可伐面积3.72万亩。林木蓄积量35.96万立方米。到1987年,共造林1217亩,林场实行采育相结合方针,成为县开发林区的试点。
  三、乡(社)办林场
  1966年,协助盖德公社在宝坑创建第一个社办林场。同年、妓碧、浔中、双翰公社先后创办愚公山林场、金鸡山林场和狮子林场。第二年,三班和上涌公社也办了林场。此后,因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批判,工作停顿。直到1973年,县提出再建社、队林场,组织社、队干部到尤溪、长泰县参观,全县又大兴社办林场,到1978年,计有公社林场16个,经营面积10万余亩,人工造林6.19万亩。1987年,乡办林场已林木葱郁,有的巳开始生产木材。
  1987年乡办林场统计表 单位:万亩
  四、大队耕山队
  1966年起,大队成立耕山队,负责育苗、造林、护林以及采伐木材任务。到1978年,全县有大队耕山队132队,其中妇女耕山队36队,全县队员1058人,经营山林21万亩.队员的报酬为评记工分,全大队分摊,另按生产任务给予补贴。有条件的实行自负盈亏。以国家的育林基金和多种经营的收入作为自筹资金。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1981年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林业生产以个体为主。到1983年,全县大队耕山队大部份改为承包
  贲任制。
  五、林业生产专业户联合体
  1982年后,农村出现林业生产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承包管护现有林或垦荒造林。到1987年,全县有营林专业户749户,联合体413个,从业劳动力995人,荒山造林12.7万亩,承包现有林5万亩,多种经营1.77万亩.葛坑、汤头、赤水和春美等乡还出现家庭小林场,每户经营面积140~350亩。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