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2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
页码: 1475-1477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年至1992年晋江县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晋江县 教育

内容

晋江市(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法》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坚持多渠道集资办学,增加教育投资,动员全社会为教育办好事、办实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989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23208人,其中高中2147人、初中21061人,教职员工1732人。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670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51%,教职员工118人。普通小学361所,在校学生106887人,教职员工386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36%、巩固率97.5%、普及率95.13%、毕业率98.95%,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幼儿园259所,在园幼儿21045人,教职员工707人。是年,龙湖、金井、陈埭3乡镇宣布实施五年义务教育。全县各类成人技术学校毕业、结业8963人,完成扫盲2748人。全年财政预算内投入教育经费1967.4万元,比上年增加397.9万元,增长25.4%,占全县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22.9%,另有县机动财力投入教育经费85万元,征收教育费附加695万元,完成下达任务的109.6%,还有华侨捐资办学达1783万元、群众集资317.5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158个、有基金2000万元。改造中学危房6584平方米。在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各类教育、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有76人分别在全国、省、市学科比赛中获奖,为各类大中专输送学生762人,其中大专以上290名。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县之一。
  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27005人,其中高中2227人、初中24778人,教职员工1782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1998人,教职员工156人;普通小学367所,在校学生105878人,教职员工38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59%、巩固率98.51%、普及率96.51%、毕业率99.71%,继续保持省颁一类标准。又有6个乡镇宣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青阳镇率先在全县宣布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初中流生率下降,达到泉州市考核标准,创历史最好水平。职业高中招生数和普通高中招生数比例已达6∶4,超过国家提出的5∶5要求。县各级领导把教育列为任期目标,县财政投入教育经费2111万元,比上年增长7.32%,另有县机动财力投入160万元,华侨捐资1565万元,群众集资424.69万元。当年省政府表彰全省188个捐资万元以上的办学先进个人,晋江县占88个,荣获“群众捐资办学先进县”称号。征收教育费附加824万元。全县继投资2686.9万元,完成小学“一无两有”工程后,又聚资1000多万元,投入中学危房改造和校舍扩建工程,全县新建和正在筹建的有平山、尚志、金山、南岳、上安、丰光、南湾等7所初级中学和重点完中季延中学。广泛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先后举办40期1295人次教师、校长培训班。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办法充实教师队伍,并设立“师资奖”,还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带动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当年全县中考及格率达79.5%,创历史最好纪录。还涌现一批学习尖子,输送大中专学生859名,其中大专283名,又有50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市各科竞赛中获奖。
  1991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31365人,其中高中生2646人、初中生28719人,教职员工2263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39人,教职员工182人;普通小学366所,在校学生108134人,教职员工388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2%、巩固率99.53%,小学生升学率63.34%、体育达标率71.45%。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广泛开展“迎督导、办实事”活动。全县15个镇全部宣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青阳、金井、龙湖、紫帽宣布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新办季延、金山、南湾、丰光4所中学。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共改建和扩建校舍5.06万平方米,实现中学无危房。是年共为各类大中专输送学生985名,其中大专322名。全县有幼儿园331所,在园幼儿28202人,教职员工966人。当年县财政拨出教育经费2579万元,比上年增加14.50%,教育附加费征收1059.10万元,完成任务的163.18%,群众集资1154.59万元,华侨捐资兴办教育2016.3万元。36所小学通过“十配套”(即校舍、校门、围墙、桌椅、操场、厕所、升旗设备、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劳动生产基地)验收,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有3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1992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35679人,其中高中生3224人、初中生32455人,教职员工2407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2413人,教职员工228人。普通小学368所,在校学生11073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3%、巩固率99.02%、体育达标率78.7%、留级率3.57%。教职员工4018人。幼儿园364所,在园幼儿33517人,教职员工1081人。内坑成为第五个宣布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镇。是年录取初中学生12902人,比上年增加2400人,完成泉州市下达任务的113.2%,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率为71.83%,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是年,市拨款251.3万元,镇、村和群众集资524.1万元,共775.4万元投入初中校建设。在加快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普高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也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各类大中专输送学生1332名,其中大专以上306名、中专534名、职业中专492名。职业学校毕业生690名,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晋江职校被国家教委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副市长郑建树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至年底,全市已有18所中学开展了“初三分流”工作,初中毕业后受训人数占85%。成人教育方面,全市有乡镇文化、技术学校14所,成人中学2所,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6所,全年成人职业技术培训结业9757人。自学考试设置大专20个专业、中专3个专业,有大专学员1343人、中专学员207人;又有17名学员获大中专毕业证书、294人获单科结业证。电大工作站招收3个专业的学历班60人、2个专业的非学历班120人。大专全科毕业10人,单科结业126人。全市共有农民夜校69所,扫除文盲6058人,已完成泉州市下达的扫盲任务。巩固班结业3423人,提高班毕业1709人。德育工作继续得到加强,专项督导再上台阶。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集资办学再出新成绩,财政对教育投入为324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群众集资1155万元,“三胞”捐资2539万元。全市共有各类教育基金会200个,资金总额3095.5万元。教育费附加征收1459万元,完成任务的200%。有348所中小学建立勤工俭学基地379个(校办企业30个)。全年中小学校舍施工面积45854平方米,投资总额1719万元,中学危房已全部解决,小学危房率由0.4%降至0.1%。进行第二期中小学“十配套”验收,中学达标校10所、小学达标校66所,累计达102所,分别占全市中、小学的32.3%、27.6%。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专任教师队伍。全市有小学专任教师3824人、初中专任教师347人、高中专任教师231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51人。教师节表彰69名优秀青年教师,又给从教满30年的136位教育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有13名教师评为泉州市级优秀青年教师,4名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内坑中学尤团员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又投入207万元,新建教工住宅6250平方米,使749户教师喜迁新居。是年,经省验收,评定晋江市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达到优级水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