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科技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2
页码: 1473-14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年至1992年晋江县科技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晋江县 科技

内容

1989年,晋江县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科技体制的改革,继续贯彻执行《关于放宽放活科技、管理人员政策的若干规定》。当年,有21位科技管理人员停薪留职,9人办理辞职手续,受聘、承包或兴办各种技术经济实体。加强对原有6个民办科研所和技术开发服务机构的管理,新办2个民办科技实体。有7位青年分别被省市评为“青年星火带头人”。乌骨白绒鸡本品种选育、鲈鱼网箱与拦网养殖及电焊排烟除尘器等3个科研项目研制实施进展良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推广16万亩稻田、增产粮食425.8万公斤。雄性罗非鱼高产优质养殖技术开发实施养殖60.2亩,平均亩产857.56公斤,平均每亩盈利1072.9元。XP星环式节油火花塞投入试产,创产值90万元、利税20万元。高阻燃防火涂料系列产品亦已试产,共生产210吨,产值286.5万元,创税利35.75万元,出口创汇12.5万美元。强化科技信息传递功能,广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县科技情报研究所坚持办好《科技信息》报,共发行1.06万多份。分别在内坑乡和金井镇联合办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会,为农村提供80多种实用科技资料。有6个乡镇相继建立科技信息站,配备了科技信息员,使全县75%以上的乡镇进入科技信息网络。县科委结合“星火”、“燎原”、“丰收”等计划实施,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33期、参训1906人,举行各种短期技术讲座12场,听讲1300多人,县科协举办各种培训班100期,参训达3万多人次,培养了农村一大批专业技术能手。加强内坑、金井两个科技示范乡镇的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取得显著成果。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在新加坡、厦门、杭州等地举办的技术交易会,高阻燃防火涂料还被省科委、省工商银行推荐为省的高新科技产品。粉末冶金中等强度异型结构件(粉末冶金制品厂)和GCGB型齿轮泵(水泵厂)、WFT—1无机防火涂料(华强防火涂料厂)分别获1988—1989年泉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七五”计划期间(1986—1990年),县科委推广试验项目计27项,资金46.47万元,“星火计划”项目13项,资金147.42万元,全县引进科技、管理人员1230人。自1989年10月下旬开始至1990年5月底,根据《亚热带东部五省坡地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规划》的课题任务,晋江完成的主要成果有《晋江县坡地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综合研究报告》、《晋江县四万亩龙眼基地建设专题报告》、《坡资源类型图》等,9月30日在泉州召开县级《坡地课题》成果验收鉴定会,晋江《坡地课题》成果获总分第一。9月26日至28日,福建省海洋管理处在晋江主持召开建立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报告论证会,评审由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和晋江科委提交的《论证报告》,并到现场考察(1992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科协农学会在科技兴农中,组织会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同1100多个科技示范户、600多个专业户、370个村级科技员共同开展农业先进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工作,开辟大豆高产示范片1.3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1.1万亩,推广杂交玉米1.05万亩,吨粮田2.5万亩,旱粮开发10万亩,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片2万亩,水稻优化施肥13万亩等。县林学会推广的防风林蛀干虫防治技术、县畜牧禽兽医学会推广鸡传染性疾病在疫区的防治技术等等,都取得明显的成效。柑桔线虫病严重危害沿海沙滩柑桔,产量急剧下降,对此,县科协、科委从1990年开始和省农学院植保系共同协作引进克线丹新农药试用,同时进行抗病砧木研究,获得较好的效果,为有效防治线虫病找出新途径。县科协咨询中心引进稀、优、特水果油奈2000株,自育苗3万多株,推广10多个乡镇,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
  1991年制定晋江县“八五”科技规划和措施,全县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一、科技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先后成立县科技领导组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陆续配备科技副县长和各镇科技副镇长,各镇场、县农委及有关部门也相继成立科技领导小组和镇科委。在镇科协换届的基础上,召开县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科协委员。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的科技活动更加活跃。二、“科技兴县”、“科技兴企”、“科技兴农”、“科技兴一切事业”开始成为各界的共同呼声和要求。有70多位企业家自费到厦门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培训。三、科技示范乡镇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内坑、金井两个科技示范镇通过了省、市组织的阶段性验收。四、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开展部分有全局意义的科学课题调查,主要是泉州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晋江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思路、部分地区污染控制和治理探讨等。完成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保护区的论证研究,通过国家级论证。通过柑桔线虫病防治研究和验收鉴定。高阻燃防火涂料和高效节能火花塞2项系列产品在1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获镀金牌奖和铜牌奖,在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又获金奖。五、科技投入有新增加,科技条件有所改善。全年科技事业费20万得到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有较大增加,同时拨出基建专款50万元,补助科技楼基建,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县科技大楼基本竣工。
  1992年,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坚持“依靠、面向”战略,以推动侨乡新兴城市科技进步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建立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青阳一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征地、三通一平及其相应的配套工作。基本完成深沪湾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及首期的服务配套建设。内坑、金井科技示范镇第二阶段建设完成,同时,新建青阳、陈埭两个以企业科技为重点的科技示范镇。开始实施75个科技研究、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项目。已实际完成“星火计划”16项(省、泉州市级项目8项、晋江市级项目8项),其中仅7个项目年产值就达1.12亿元,创税利1946万元。全年科技资金总投入达1502.56万元,是历年最多的一年。先后新创办科技实体17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建立市科技信息处理中心,市科委与上海泉州智力支乡协会联合创办晋江市申达科技信息公司。完成15个镇科技协会换届,新成立2个村级科技协会。8月28日举办首届侨乡人才交流会,参加应聘的有各类科技人员1328人次,有120家企业与应聘人员签订757份有关技术、人才交流合同意向书。全市40多个单位先后与35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35个项目,取得25项成果,研制新产品、新技术21项。承办了1992年泉州市暨闽南经济开发区第三届技术交易会,有20个省市参加了大会,达成技术交易意向书202项。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