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军事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0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军事训练
分类号: E287.57
页数: 3
页码: 1004-100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的军事的民兵的军事训练的基础训练、反空降训练、海岸防御军事训练、通信兵训练、干部训练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晋江县 民兵 组织建设

内容

一、基础训练
  1953年,以乡、村为单位,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民兵进行冬季军事训练,主要是步枪、手榴弹的使用、保管方法和实弹射击,训练时间5—7天。
  1954年12月,县组织民兵冬训检阅。全县230个乡共训练基干民兵5184人,普通民兵8889人,民兵干部1610人。
  1958年,“大办民兵师”时,掀起群众性练兵运动,民兵训练从农村扩展到城镇厂矿、企业、机关、学校(晋江二中、晋江三中、养正中学、南侨中学、石光中学)。其中晋江县三中在驻军部队的帮助下,15岁以下的学生编为少年营,进行队列训练,15岁以上的900多名师生,分别进行高机枪、高炮、通信、救护等专业技术训练。同时,全县分片分期分批定点培训排以上民兵干部、训练骨干和教员,训练内容是射击、投弹和单兵战术等基础课目。
  “八·二三”炮击金门,有一部分民兵参与战斗,少数参战民兵经过部队带训后直接编入部队战斗序列,大部分参战民兵利用支前参战间隙进行突击训练,配合部队作战。晋江三中部分师生参与战斗,在1960年省第二届民兵代表会议上被授予“战斗的学校、学习的红旗”的奖旗。
  1959年,根据上级规定民兵训练对象主要是基干民兵,全县集中精力训练基干民兵。全县受训民兵21412人,其中专业技术兵141人、基干民兵13908人、民兵干部1357人、学生162人。
  1960—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灾区暂停民兵军事训练的通知》,晋江县大规模民兵训练暂停。1961年12月,总参、总政发出把专职武装干部轮训一遍的指示。全县参加军分区举办的专职人武干部轮训有110人(包括军政教员)。训练内容有民兵工作条例、民兵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战术基础课目。
  1962年,贯彻民兵工作“三落实”和总参、总政关于当前民兵战备工作的指示,全县又掀起练兵高潮,训练民兵1.391万人。训练的内容从实战需要和民兵担负的任务出发,包括射击、投弹和警戒勤务,以抗登陆、反小股袭扰为重点。此外,还根据军民联防作战预案,进行训练和演习;进行围歼空降特务、反暴乱训练等。
  1964年,郭兴福教学法在民兵训练中的应用和推广,采取小型、就地、分散训练的原则,民兵训练更加扎实、生动、活泼。
  “文化大革命”前夕,受训的民兵有42436人,其中部队包训的9328人,步兵2876人,各种炮兵3021人,有线电兵948人,无线电兵69人,探照灯兵32人,空军场站专业兵141人,工程兵1009人。
  1967—1970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军训无法正常进行。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对民兵独立营进行应急的训练,训练武装基干民兵1852人、民兵2026人。1975年,省军区下发民兵军事训练规划通知,有重点地抓武装基干民兵的技术、战术基础训练,参与训练基干民兵1626人、民兵干部801人(排以上干部),同时加强对专职武装干部的轮训。这个时期,训练反坦克手218人,八二迫击炮、六〇迫击炮17593人次(各种技术兵1454人)。
  1979年,民兵军事训练实行改革,采用适当集中与就地分散相结合,军分区组织专职武装干部集训,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营、连长和军事教员培训。解决民兵军训与生产的矛盾,提高军事训练质量。
  1981年9月9日,根据总参有关指示从缩小范围、减少人数、缩短周期、精简内容、改革方法等方面对民兵军训进一步进行调整改革。一是训练对象,改步兵分队为主为专业技术分队为主,参训比例由10%提高到40%左右;二是减少训练任务,全县训练任务由1.8万人减少到1.282万人;三是精简训练内容,突出射击、投弹、爆破和单兵战术;四是实行“二改一”的办法,即由原两年训练30天改为一年训练30天一次性完成,提高合格储备率;五是改进训练方法,由农村小型、分散改为以乡镇或县集中训练。1982年,全县受训的基干民兵1040人。1983年训练基干民兵9500人,其中一年兵3423人、二年兵4628人、专业技术兵1449人、连排长150人。分为步兵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一年兵训练射击、投弹,二年兵训练射击、爆破和单兵进攻等,技术兵训练专业技术和战术基础。
  1985年开始,为提高民兵的训练质量,晋江县投资19万元,建设面积1493平方米的训练基地,一次可训练民兵150人。训练基地设有教研室、兵器室、训练场和生活设施。
  二、反空降训练
  “文化大革命”前夕,晋江县人武部在晋江县金井、深沪等6个公社的结合部古婆庄组织一次反空降军事训练,有基干民兵139个排共7080人参加训练,训练时动用步枪256支、轻机枪9挺及其他武器装备,参加军训的兵力布置在金井、深沪、龙湖、英林、永和等地,然后根据空降目标进行搜索、包围,最后围抄古婆庄地区,集中歼灭“空降之敌”。
  三、海岸防御军事训练
  50年代末,县人武部组织永宁、祥芝2个公社的一个武装基干连及7个民兵排,配合部队进行长达22天的海岸防御实弹军事演习。演习中出现很多动人事迹,有兄弟争着参战,姐妹双双入连,父子同抬一副担架,母子同操一门火炮。演习恰逢飓风袭击,场地上飓风呼啸,飞沙滚滚,寒气袭人,参加训练的民兵个个顶着风沙练习射击,冒着暴雨练冲刺,始终未中断一个训练项目。
  四、通信兵训练
  1966年11月,晋江县人武部组织池店、青阳、罗山、紫帽民兵70人,其中女民兵13人,聘军分区通讯科人员为教员。训练内容有:(一)被复线的基础知识;(二)架设方法;(三)故障排除;(四)简易通讯;(五)通讯兵的职责和任务。采用先做(实际操作)、后讲(理论知识)、再做(实际操作)的方法。通过训练,基本掌握了电话单机使用、检查方法、线路架设、十门交换箱的使用方法、掌握线路故障及排除,懂得登搭人桥的方法。
  五、干部训练
  晋江县人武部对民兵干部的训练是定期分批地进行的。1964年6月20日至9月9日,分3期训练民兵政治干部918人。1972年5月20日至7月8日,集训营一级干部472人,其中正副营长205人。
  1973年10月为提高营一级干部的军事素质,组织营一级干部472人进行军训,训练使用常用武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的射击和投弹及利用地形地物的战术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通过训练,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