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调配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0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调配管理
分类号:
F241.32
页数:
2
页码:
975-9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的劳动人事的劳动人事管理的调配管理的职工和劳力调配、干部调配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晋江县
劳动人事
调配管理
内容
一、职工和劳力调配
1951年,晋江县成立劳动科后,在组织劳动就业的同时,根据有关政策和原则,参照各企业职工余缺情况,对在职职工进行统一平衡,配合各主管部门,开展职工调配。如1963年,部门内部职工调剂353人,部门与部门之间调剂59人。1964年,部门内部调剂43人,1965年调剂13人。
1958年,成立县劳力调配办公室,组织大批劳力外调,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防军工建设。当年组织到省级建设单位的民工23919人,其中建筑技工910人;组织到地专级建设工程的民工16212人,其中建筑技工153人。1959年,调到省级工程的建筑技工87人,调到地专级工程的建筑技工39人。1960年,组织到省级建设工地的民工679人,地专级工地民工1303人。
劳动部门还根据生产需要和照顾夫妻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在调入单位编制限额内,对职工进行正常的调动。1959年,调入3人,调出16人;1963年,调入1240人,调出1043人;1974年,调入138人,调出171人;1980年,调入1297人,调出1201人;1983年调入801人,调出842人。以上全系全民所有制单位。1983年,集体所有制单位调入77人,调出3人。1984年起,为增强企业自主权,县范围内的职工余缺调配和职工调动,均由各主管部门各自或相互协调解决,跨县的职工调动仍由劳动局负责商调。当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入1052人,调出845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调入176人,调出101人。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入575人,调出3643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调入160人,调出2727人。(1988年调出含调到石狮市人数)
二、干部调配
1952年,晋江县人事科成立后,协同县委组织部管理县内干部工作。负责各系统之间县局以下干部的调动,以及干部调入或调出晋江县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6年,干部调动比较频繁。1952年,县内调动315人,提任44人;1954年县内调动343人,调出外县74人,提任100人;1956年县内调动647人,下放劳动296人,提任489人。1957年起,调配大批干部配合中心工作。当年,县内调动297人,抽调参加中心工作500人;1958年县内调动502人,下放劳动266人,抽调参加中心工作4679人;1959年,县内调动423人,县外调入16人,调出外县17人,下放劳动280人,抽调搞中心工作1460人。1960年县内调动277人,县外调入15人,调出外县19人,提任575人,抽调参加中心工作7370人;1962年,县内调动309人,县外调入77人,调出外县11人,提任59人,下放劳动502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晋江县干部调配由县革委会政工组负责。
1978年12月,晋江县成立人事局。1979年,县内调动189人。1981年,县内调动78人,调出外县24人,县外调入124人。1984—1986年,每年从外地调入的干部均在100名以上,或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或引进晋江县籍在外地的科技人员。1984年县外调入115人,1985年调入102人,1986年调入116人。
1987年,干部调动幅度较小。1988年,县内调动64人。调出外县133人,县外调入78人。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