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军需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72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军需供应
分类号:
F717.2
页数:
2
页码:
579-58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机构体制、军需供应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机构体制
军需供应
内容
晋江县地处东南沿海,面对金门、台湾,五六十年代境内驻有三军,军供物资量大,供销社认真贯彻“支前第一,生产第一”方针。
1955年初,建设“4582”国防工地时,供销社设工地供应站,供应部队和民工的生活必需品及工具。1958年7月(合并于商业局期间)成立支前小组。8月23日炮击金门战斗开始,内陆基层社日夜兼程赶运水果、生猪等支前物资到金井供应站,金井供销社全体职工,冒着浓烟、炮火奋不顾身运送粮食、蔬菜、水果、茶水等到前线阵地,并组织担架护理伤员,为战士洗补衣服等。至当年年底供应副食品7.25万公斤,蔬菜2万担,蛋品2.5吨,鸡鸭1.3万只,生猪0.72万头,饼干、馒头5.4吨,罐头1万多打,水果、汽水7.5吨,毛竹2.5万支,杉木1800立方米,木柴1500吨,麻袋3.3万条,铁丝2.5吨以及其他工具2万多件。
1959年加强青阳蔬菜供应站,增设石狮支前站联络组;石狮、青阳、英林增设副食品供应站,供应木柴、蔬菜、禽蛋、肉食、水果、罐头等。同时在石狮、青阳、安海、金井建立支前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5798亩。全县配备40多人负责支前蔬菜的产、购、销工作,并协助部队开展副业生产,供应猪苗5000多头,家禽苗4000只,各种种子0.75吨,菜苗10万株。
1962年6月紧急战备期间,供销社建立临时与固定支前供应点30多个。当年供应木柴6600吨,蔬菜2450吨,水产品270吨,其他副食品等120多万元。
1963年后,在做好日常军需物资储备与供应的同时,做好节日的特需供应。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生产发展,物资充裕,市场繁荣,军需物资逐步转向市场自由选购,支前供应站随之撤销。
第四节饮食服务
1956年对农村私人经营的饮食、服务业(旅社、理发、照相)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为合作店组、公私合营,并逐步过渡到供销社。其后曾经精简机构,下放人员,恢复合作店(组)。至1963年底供销社饮食店17个,人员73人,当年利润2.43万元;服务业5家,人员11人,利润0.75万元。
1976年供销社饮食店13个,人员94人,经营额54.54万元,利润3.91万元;服务业(旅社、照相)5家,人员15人,经营额2.84万元,利润1.43万元。
1979年以后,市场开放,多家经营,竞争激烈,企业萎缩,部分店铺亏损转行。1983年利润仅为0.61万元。1984年后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业务有所复苏。1988年饮食店7个,18人,经营额44.27万元,利润1.73万元;服务业7家,17人,经营额8.99万元,利润3.23万元。其中磁灶、深沪供销社等旅社4家,人员11人,经营额7.61万元,利润2.8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