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5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设备
分类号: F614
页数: 2
页码: 449-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邮政设备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晋江邮局初建时,设备极为简陋。至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设有信箱、信筒共256个。
关键词: 晋江县 邮政 设备

内容

晋江邮局初建时,设备极为简陋。据记载,仅木质小隔橱子1架、桌子1张、椅子3把、木质日戳1枚、天平1架。邮件全靠步班递送。民国10年(1921)泉安路通车后,泉州至安海邮件由汽车带运,其他各地邮件仍由步班接递。直至民国30年,晋江邮局才开始配备2辆自行车作为递送工具(其中1辆配给石狮)。
  1952年,晋江县邮电局共有自行车10辆,2辆用于电报投递,8辆用于郊外邮运。设有信箱101个,其中县城1个、安海41个、石狮40个、东石10个、金井8个、衙口1个。1962年省局拨给晋江局自行车5辆,作为运递特邮通信和普邮备用车。
  1970年提出实现乡邮投递摩托车化,开始购置摩托车1辆,以后历年增购,至1978年全局共有摩托车18辆。同年,省邮电局还分配给县局7305型北京牌金属车厢0.5吨汽车1辆,作为县内邮件转趟用车,而进出口邮件绝大部分由泉州邮车站的自办汽车运载。至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拥有汽车3辆,分别用于县内转趟,省内邮运。同时,还有特邮摩托车3辆,自行车73辆。
  1979年12月,晋江地区邮电局修配厂生产一套“自动投包机”,在石狮邮电支局安装使用(至1980年拆除报废)。至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设有信箱、信筒共256个。为向邮政生产机械化发展,由省局分配和县局自购的机械设备有:电子函件秤4台,点钞机1台,信函自动过戳机2台,电子包裹收寄机4台,自动装卸机2台和电动过戳机3台,分配给相关班组和支局所使用。
  附:集邮
  1983年4月1日,县邮电局开办集邮门市部。安海邮电支局和石狮邮电支局也于1987年相继开办集邮门市部。业务收入随网点的不断增设而逐年递增。1984年年收入21879元,1985年增至35667元,较上年增长62.7%。
  晋江县集邮协会于1985年3月4日在县邮电局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至1988年,县邮协先后组织6个集邮分会,其中乡镇级有永宁、金井、安海3个,中学的有深沪、养正、磁灶3个。
  集邮协会成立后,多次举行或参加国家的邮展。晋江毓英中学教师王朱唇收集的“华侨民信局始末”邮票,多次参展并获奖,其中1987年10月参加泉州市六县一区邮展获一等奖;1988年8月参加新加坡在福州举行的邮展,引起新加坡集邮家的重视。
  1986年9月21日县集邮协会成立邮学研究小组,成员19人。该小组以研究侨批民信局为专题,兼文化及邮学等内容。已举行过2次研讨会,发表论文10篇。1988年9月,闽粤两省集邮协会在广东省澄海县联合召开“侨批”学术研讨会,王朱唇、周松龄还将自己撰写的2篇论文参加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周松龄撰写60篇集邮知识短文编印成《方寸集》,赠送给集邮爱好者,受到好评。
  县邮协成立后,不定期编印简讯《晋江邮苑》,至1988年,共出版21期。1987举行过2次邮品交流。1988年6月在金井毓英中学举办首次邮品拍卖。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