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科技专项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26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科技专项建设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5
页码:
778-782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8年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科技专项建设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技工作
专项建设
石狮市
内容
第一节 科技示范镇建设
一、蚶江科技示范镇
蚶江镇于1988年被省科技领导小组定为全省第一批实施科技示范乡镇建设之一。该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制定省级科技示范镇建设总体规划,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推广网络,成立镇科技领导小组、镇科学技术委员会、镇科学技术协会和镇种植、养殖专业户协会。建立水头、莲中、厝仔、锦里4个科技示范村,建立镇办金沧农场和石湖红膏蟳养殖服务公司2个科技实验基地,建立通达电子有限公司等14家科技示范企业和112户科技示范户。经过3年努力,至199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比1986年的0.531亿元增长1.45倍,工农业总产值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占46.7%。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990年12月,经省科技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在科技示范乡镇评比总分500分中,蚶江镇达到478分,验收合格,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一批科技示范乡镇称号。
二、永宁科技示范镇
永宁镇于1992年被省科技领导小组定为全省第二批实施科技示范乡镇建设之一。该镇党委、政府成立镇科技领导小组,并设立镇科委、镇科协,配备专职科技副镇长和2名专职科技助理员,各村配备科技副主任。制订了《永宁镇科技示范发展规划》,在全镇的范围内广泛开展科技宣传、普及、培训工作,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组织成立永宁镇种、养专业户协会,会员达110多人。先后引进优质龙眼果苗、“日本巨峰葡萄”、“小水体网箱养鱼”等10多种种养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开发“卡拉胶”、“医用弹力绷带”、“导电橡胶”等新技术产品。在永宁居委会、沙堤村和前埔村建立3个科技示范村,在全镇建立1112个科技示范户和15家科技先导型企业,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52人。经过3年多的努力,1996年,全镇工农业产值6.5亿元,比1992年的2.83亿元增加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比1990年翻2.2番,工农业产值中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占489%,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1996年4月,经省科技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在验收总分500分中,永宁镇达到485分,验收合格,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二批科技示范乡镇称号,并被省科委评为省先进科技示范乡镇。
三、祥芝科技示范镇
祥芝镇于1997年被省科技领导小组列入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建设之一。祥芝镇党委、政府成立科技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制订《石狮市祥芝镇省级科技示范镇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奈厝前、后湖、赤湖、莲坂、东园科技示范村和125个科技示范户、15家科技示范企业。该镇的科技示范建设正按照总体规划组织实施,计划于2000年接受省科技领导小组的验收。
第二节 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
石狮建市后,祥芝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至1996年,在祥芝镇除建有省级高科技园、国家级大堡污染控制区外,还有15个工业小区、3个外商投资区、1个台商投资区和5个工业城,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龙头企业,主导产业正在形成,社会资本比较雄厚,融资能力较强。1996年10月,祥芝镇党委、政府组织研究、制订《石狮市祥芝星火技术密集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1997年1月22日,泉州市科委受省科委委托,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领导,对《总体规划》进行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总体规划》认真贯彻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祥芝镇具备创建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的良好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论证会一致通过《总体规划》,建议省科委把祥芝镇列入省级综合型、高层次的星火技术密集区。省科委于1997年4月28日下文批复,同意把祥芝镇列入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该镇党委政府成立祥芝镇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领导小组,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为在2000年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培育石狮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之一,于1991年初提出《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的设想和要点》。3月,福建省科委在石狮市召开“泉州—晋江—石狮”高科技走廊区论证会,并确定以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起步基地,以组建“石狮市火炬高新技术公司”为起步项目。11月25日,由中国技术创新公司等5家企业单位联合创办“石狮市火炬高新技术公司”。
1992年2月,泉州(鲤城—晋江—石狮)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区被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月30日,石狮市人民政府出台《石狮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若干规定》。5月,石狮市科技工业园建设发展总公司筹备处成立,并着手规划建设3个小区(曾坑科技工业园、彭田火炬城、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9月中旬,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考察石狮时指出:石狮要把服装业推向高科技、高艺术、高广度的水平上,朝多元化发展。
为促进石狮服装业向“三高”(高科技、高广度、高艺术)目标发展,1993年2月,成立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管理委员会。3月,成立《中国石狮市服装高科技促进中心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课题组,开始进行课题调研和起草工作。6月,石狮市与航天部710所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共同组建石狮市服装电脑技术发展公司,着手开展服装CA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作为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的起步项目(后因各种因素,该公司于1994年5月停业)。12月,邀请天津纺织工学院3位专家、教授对石狮服装行业进行考察,并对《规划方案》讨论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经过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几易其稿,于1994年元月,该规划方案正式成稿,上报国家科委组织论证。1994年9月14~18日,福建省科委受国家科委委托,在石狮市召开《规划方案》评审会。评审委员会对该规划方案进行认真的讨论评审,实地参观考察部分服装企业,最后一致通过评审意见,上报国家科委立项。1995年5月5日,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下文批复,支持组建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拟将该项工作,纳入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一工作序列。1995年6月26日,省科委下文批复,同意建立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并确定该中心享受国家和省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优惠政策。1996年4月,石狮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建。
在建设服装高科技发展中心的同时,1993年6月,石狮市与《中华工商时报》社联合组建石狮市科技工业园建设发展总公司,着手进行曾坑科技工业园建设准备工作,并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进行园区总体控制性规划设计(后因各种因素,合作与开发停止)。
1995年,为加快建设高科技园区的步伐,市政府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4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开发建设石狮市高科技园区的服务工作。市政府拨出200万元资金,用于“三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和土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着手制定石狮市发展高新技术的配套政策,为园区的顺利建设创造良好条件。12月28日,宝盖工业园和祥芝科技园举行奠基典礼,开始两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奠基的有祥芝科技园第一家入园企业建新国际表业城。
1996年5月,石狮市出台《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暂行规定》、《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7月21日,石狮市天马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进入宝盖工业园的企业。10月20日,祥芝科技园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会审。11月26日,千方健身股份有限公司、锦荣服饰有限公司进入宝盖科技工业园区建设,12月31日,宝盖工业园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会审。12月28日,石狮市举行祥芝科技园38米宽和26米宽的主干道竣工典礼。同日,福建省科委发出[闽科新(1996)22号]文,审定批复石狮市宝盖工业园区域开发面积1113.12亩、石狮市祥芝科技园区域开发面积1447.4亩。同时,管委会办公室抓住时机,加大招商力度,全年完成7项招商项目。
1997年2月12日,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总平面设计方案通过会审。3月18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泉政(1997)综73号]文同意成立石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至1997年7月,建新表业城完成首期150亩土地平整,并建成三座标准厂房和生活设施,第一条生产线开工生产。至1997年底,宝盖工业园区已完成300亩土地平整、排水涵洞和砌坡工程、园区26米宽650米长的主干道混凝土路面铺设工程等项目。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利用'97招商年的有利时机,招商工作有新突破,又有9个项目进入园区;12月,有2家企业动工建设标准厂房,其余企业计划在1998年春陆续动工建设。
第四节 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1996年1月12日,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大会,部署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石狮的第二次创业,经济再次腾飞奠定基础。大会确定1996年为“科技发展年”,要办好科技十件实事(1997年又为科技办十件实事),全面启动“九五”六大科技工程,开展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活动。
科技十件实事为:研究制定有关加快科技进步的政策和优惠措施;启动建设祥芝科技园和宝盖工业园,完成其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5个项目;引进新技术集中处理大堡污染工业控制区污水,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筹建服装信息中心;建立项目储备库,做好科技推广工作;对10家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型企业组织现场办公;扶持10家民办科技实体;组织科技展示会、人才交流活动周;筹建职业教育中心;筹建科技咨询机构,建立市、镇、村科普网络。
六大科技工程为:企业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农科教结合与科技普及工程,绿色科技产业工程,蓝色科技产业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和智力开发工程。根据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布置,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六大科技工程中确立十个方面重大科技项目,从管理上加强协调,技术上加强集成,经费上组织多渠道投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科技十件实事一一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六大工程的10个科技项目有的已完成,有的正在实施中。1997年3月,受国家科委的委托,福建省科委组织专家,对石狮市科技创先活动进行现场考察、查档验收。经评审,在总计1000分的评定分中,石狮市获得1115.5分(含奖励分数)的优异成绩,位居全省首位。4月,石狮市在北京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抽检汇报会。5月,国家科委授予石狮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第五节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
石狮市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又是全国率先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改革试验的地区。1988年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1996年初,石狮市委、市政府为了使石狮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适时动员全市人民开展第二次创业,营造新的优势,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更具活力的石狮带入21世纪。经过一年的探索,石狮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市为单位,创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又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把编制和实施《石狮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1997年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工作。1997年6月,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并邀请省科委领导及有关专家教授为规划顾问,由省科委及石狮市的有关人员组成规划课题组,负责规划的编制。规划稿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几易其稿。《规划》经石狮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后,报送石狮市人大审议批准。并于1997年12月31日送交在福州举行的由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领导小组组织的专家论证会。
《规划》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社会发展纲要》为指导,以《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为依据,立足于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推进和实现石狮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包括前言、区域概况和区情分析、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先行示范工程、对策与措施、石狮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主要目标体系、石狮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领导小组、后记9项内容。
石狮市委、市政府计划在“九五”期间,市综合实验区被列入省级、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