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刑事侦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1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刑事侦查
分类号:
D631.2
页数:
2
页码:
625-62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公安部门刑事侦查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刑事侦查
公安工作
石狮市
内容
民国时期,石狮境内刑事犯罪活动以土匪强盗的拦路抢劫、打家劫舍、伤害人命和绑票敲诈等最为突出,人民群众尤其是商、侨人家深受其害。
石狮解放初期,通过剿匪、镇反,城乡社会治安大为好转,但刑事案件仍时有发生。石狮公安分局在晋江县公安局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及时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安机关瘫痪,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等刑事案件增加,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1971年后,公安工作得到恢复和加强,社会秩序有所好转。1983年8月起,石狮公安分局执行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活动(简称“严打”)的斗争。至1987年,共进行3个战役,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在人民群众配合支持下,有力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1986~1987年,共抓获各种案犯612人(其中流窜305人),缴获赃款20多万元、各种赃物折款39万多元。
石狮市公安局组建刑侦科后,在刑侦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1990年,实行分片包干和分类包案责任制,后又实行搭档破案责任制。1991年初,建立破案评奖制度。1992年,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侦察破案中,推行考评奖惩,多破案多奖励,破大案重奖,奖金不封顶不保底制度。1994年,进行优化组合,组长与搭档之间双向选择。1995年,推行探组制。1996年,又针对刑事犯罪突击性强的特点,于9月1日建立全国第一支“24小时值日侦缉队”,负责快速出警,侦缉现行刑事案件,打击现行刑事犯罪分子。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做到快速出击,于同年12月10日成立指挥中心,对全市警力进行统一调度。
在进行改革的同时,陆续配备法医和痕迹检验、刑事照相设备,建立一整套的犯罪指纹档案,并实现刑事犯罪情况资料计算机系统管理与全省公安微机网络并网。1993年7月,建立警犬基地,将警犬投入侦察破案之中。1994年依靠警犬协助破案百余起。此后,运用技术破案比例逐年上升,侦破工作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随着刑侦体制的逐步改革和侦察手段的日渐完善,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破案率年年提高,并及时侦破一批大案要案。1990年7月,经过13天的连续作战,破获暗娼冯某被杀案;9月,破获建市后第一起恶性凶杀案——“古井沉尸案”。1996年4月,破获以何某为首的团伙入室抢劫百万元系列案。1997年1月,仅用72小时就快速侦破“1.8”倪某特大抢劫杀人案;“11.24”入室抢劫、劫持人质案件发生后,经过近5小时的刻苦攻坚,安全解救出人质,生擒案犯。1989~1997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20836起,破获14917起,破案率达71.59%。1997年7月1日,刑警大队党支部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