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宣传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07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宣传教育
分类号: D225.55
页数: 4
页码: 559-56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狮市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情况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中心工作宣传、对外宣传。
关键词: 石狮市 中国共产党 宣传教育

内容

一、政治思想教育
  1989~1990年,在全市开展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心内容的政治形势教育,开展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重点的经济形势教育;在农村、学校开展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长期艰苦奋斗和长期同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帝国主义“和平演变”作斗争的思想。
  1991年,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理论学习,全年依托党校、党员活动室举办15期培训班。同年8月至翌年11月,全市分个体、企业、街道、教育和市直机关五个系统开展城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开展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全市用“三个有利于”论断作衡量,开展姓“资”姓“社”问题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聘请泉州市党校教师到石狮宣讲中共十四大文件、邓小平理论及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共组织24场宣讲,有1万多人(次)参加学习。
  1993年,重点组织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建立市直机关定期上党课或报告会制度以及领导电视讲话制度。一年中,有9000多人参加大型党课或报告会。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学校中,开展“两史一情”(近代史、现代史、国情)教育,结合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推出以“学先辈传统、寻伟人足迹、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企业中,倡导以“爱厂敬业”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
  1994年,宣传部、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直党工委、人事局等单位联合举办8期干部理论学习班;各部门、各级党委举办各类学习讲座、大型党课、报告会、座谈会240多场,6700人(次)参加学习;在市广播、有线电视、报纸上开辟学习专题、专栏,深入学习中共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福建重要讲话。开展纪念建国四十五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读有益书,做文明人”活动和“百歌颂中华”活动,编印出版《文明市民读本》第二册和《百歌颂中华》各1万册。
  1995年,宣传部、组织部、市直党工委、人事局等部门联合举办1期科级干部培训班,200多人参加学习;举办15期骨干培训班,1300人参加培训;举办各类报告会、大型党课、讲座等86场,5000多人(次)接受教育。重点学习《邓小平文选》1~3卷、中共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制订、实施《石狮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意见》,突出“五大教育内容”、“八项基本建设”、“八个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李子芳烈士故居等10个点作为全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报告会、歌咏大会、书画展、诗词吟诵会、摄影展、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
  1996年,依托市、镇党校抓培训,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干部理论研讨班、骨干培训班9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1期,4700人(次)参加学习;举办各类报告会、大型党课、讲座36场次,6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学习内容有《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等。开展学习孔繁森先进事迹活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1997年,组织学习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及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邓小平逝世后,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和《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等3篇重要文章。组织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以迎庆香港回归为契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宣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编发《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及各种有关香港的文章;在电视台上展播有关香港问题的电视片;举办《基本法》辅导讲座和知识竞赛。由市关工委22位老同志组成“迎香港回归”演讲团巡回演讲;举办各种以迎回归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演讲比赛、图片展览、书画展、座谈会等。编印出版《文明市民读本》第三册。
  中共十五大胜利闭幕后,市委召开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制定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的计划和贯彻落实意见。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对中共十五大精神分专题进行辅导。邀请中共十五大代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俊杰到石狮作辅导报告。组织宣讲团到各基层巡回报告。全市共举办各种培训班、报告会120多场,1万多人(次)参加学习。
  二、中心工作宣传
  1990年,在全市大力开展迎亚运宣传,配合赴京参加“庆亚运、六城市服装展销会”经济宣传,在京城引起轰动;组织学习、宣传、讨论国务院总理李鹏1990年2月19日给石狮市坑东小学的复信,开展第六次职业技术教育宣传周活动。是年,以贯彻中共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和江泽民“七·一”讲话为主线,以“稳定、鼓励、发展”为宣传基调,抓宣传阵地建设,建立全市广播网络,村村通广播,建设近万个用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市区建立11块公共宣传栏。
  1992年,大力宣传中共十四大的精神和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精神,宣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措施。召开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座谈会,开展姓“资”姓“社”问题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1993年,抓住建市五周年庆典时机,大力宣传全市经济建设成果。出版《华侨将军·李子芳传》,宣传石狮市革命烈士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市委宣传部与省委宣传部主办刊物《宣传半月刊》合办“市场经济与宣传”征文评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1994年,大力宣传“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宣传全党工作大局和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组织开展“如何再造石狮优势”大讨论。广泛宣传“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好市民”许世默先进典型,在全市掀起向许世默学习热潮。
  1995年,围绕石狮市二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扭住中心、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增创优势、协调发展”工作主线,加大对强化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兴市、增创沿海新优势和搞活市场营销等的宣传力度,组织16场新闻发布会。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
  1996年,围绕市委提出的“立志再创业、营造新优势、实现双跨越、建设文明城”的工作主线,大力营造第二次创业的宣传声势。发出《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第二次创业”宣传活动的意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广告、宣传栏、宣传车、简报等手段,大力宣传石狮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宣传农村“创五好、上亿元、建新村”和建设“宽裕型”小康的成果。在电视、报纸开辟了《论二次创业》、《二次创业巡礼》等专题。从各个方面营造二次创业的舆论氛围,取得较好成效。市委宣传部被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97年,围绕迎接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展开宣传。在全市组织各种庆回归文艺活动,邀请厦门大学教授作《香港基本法》辅导讲座,为迎香港回归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继续深入开展二次创业宣传活动,配合“招商年”,抓好招商、展销宣传,介绍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和阶段性成果,宣传石湖码头、梅林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配合“宽裕型”小康计划的实施,深入宣传“创五好、上亿元、建新村”的先进典型。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掀起新高潮。大力宣传石狮市绿洲读书社“读有益书,做文明人”的做法。同时,推出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先进典型,在省、市报纸、电视台上连续报道其先进事迹。8月14日,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向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学习的决定,并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作巡回演讲,在全市掀起学习热潮。宣传以火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对外宣传
  石狮市是著名侨乡,市委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扩大石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石狮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借台唱戏”,加强对外新闻宣传。建市以来,分别与香港《商报》、《文汇报》、《大公报》、菲律宾《世界日报》、《菲华时报》、《商报》、《联合时报》及美国《侨报》合办专版100多期,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福建《港台信息报》、《开放与传播》、《厦门商报》等对外新闻单位建立联系,定期供稿,及时把石狮市改革开放情况传递到海外。同时,接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英国《泰晤士报》、香港《文汇报》、《商报》、《大公报》、香港亚洲电视台、无线电视台等来自海内外新闻记者达1万多人(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由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全市各文化团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与海外文化团体进行广泛交流接触,沟通“三情”(乡情、友情、亲情)。建市以来,先后接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荷兰、马来西亚、菲律宾、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团或文化团体数百批、上万人(次)的参观或文化交流,扩大石狮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详见《文化卷》)。
  拓展渠道,输出外宣品。建市以来,通过各部门和社会团体,不断地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社团建立联系,建立外宣阵地,拓展外宣渠道,大量输出外宣品。全市精心制作外宣品“七个一”(即1本简介、1本投资指南、1本画册、1套折页、1本旅游手册、1张地图、1部录像片),至1997年,向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的外宣品达50多万份(件)。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