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工业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0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工业贷款
分类号:
F830.56
页数:
2
页码:
484-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金融中的工业贷款,民国时期,石狮工业仅有石狮、永宁2家电厂。工厂资金皆为华侨集资合股,政府及地方银行未曾放款支持的内容。
关键词:
石狮市
金融
工业贷款
内容
民国时期,石狮工业仅有石狮、永宁2家电厂。工厂资金皆为华侨集资合股,政府及地方银行未曾放款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开展工商信贷业务。初期贷款对象主要是个体工商户。1953年始发放集体工业贷款。1958年,“大跃进”期间,工业贷款的资金供应执行“三要三给”(何时要何时给,哪里要哪里给,要多少给多少)政策,把贷款当作拨款,贷款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却下降。1959年推行全额信贷管理,由企业自行支用,放松信贷监督,贷款继续增长。1961年执行总行颁布的《工业放款办法》,贷款数额大幅度下降。1962~1965年,对工业企业贷款支付坚持有计划、有物资保证和贷款按期归还原则,对工业企业核定定额流动资金,开展“三清”,即清仓、清帐和清理不合理资金占用,划清财政和信贷资金界限,分口管理,分别使用,扭转信贷盲目发放的混乱局面,工业贷款持续下降。“文化大革命”中,工业贷款取消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贷款数额逐年回升,不少企业不合理占用银行资金,银行监督作用削弱,信贷工作再度出现被动局面。
1978年后,信贷资金体制实行改革。1981年,信贷计划管理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办法,发放贷款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持;贷款投向上,支持出口创汇企业,支持生产名优产品企业,支持三资企业。1987年石狮工业贷款余额5088万元,占全部贷款的54%。1988年严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增强企业活力。是年发放工业贷款8105万元,比上年增长59%。随着石狮市开放改革不断深化,集体工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平均年增长率在50%以上,仅1992年比1991年增幅达100%。1993年下半年中央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贷款仍然增长60%。1994年增长处于最低点,只增长20%。1995年增长22%。1996年开始较大回升,增长48%,贷款余额达184742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64%。贷款结构总量中:乡镇企业贷款81674万元,占44%;集体工业贷款56932万元,占31%;三资企业贷款46136万元,占25%。1997年工业贷款余额229232万元,比1996增长24%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