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输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91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运输工具
分类号: U48
页数: 4
页码: 346-34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以前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陆运 运输工具 石狮市

内容

一、人力畜力工具
  民国以前,石狮境内运输工具有挑挽、轿、畜驮等。民国后始有独轮车、板车、畜力车、人力车(黄包车)、自行车、三轮车等。50~60年代,马车曾是境内主要客货运输工具,70年代后逐渐被自行车、三轮车取代。
  人力车(黄包车) 民国9年(1920年),石狮境内开始出现人力客、货车,人力客车路线主要从石狮至浦内、衙口、金井。人力货车主要在港口码头装卸货物。民国23年,石狮有人力客车200辆,人力货车约40辆。随着公路运输发展,人力客车逐渐减少。民国35年人力车被政府取缔。
  自行车 民国初,华侨引入自行车。民国26年前后,公路交通被破坏,自行车成为主要客货运工具,并逐年增多。1954年石狮境内有营业的自行车约450辆。1972年增至800辆左右。1988年境内自行车约1.86万辆。1996年激增到2.94万辆。由于摩托车的引进,自行车数量减少,1997年全市有自行车2.86万辆。
  三轮车 民国35年人力车被取缔后,三轮车成为城镇主要运输工具。1951年石狮约有三轮车30多辆,1956年约100辆。50年代末逐渐减少,70年代后又趋上升。1977年石狮约有三轮车200多辆。1980年后三轮车主要用于车站接客、货及城区运客。1988年有三轮车936辆,其中客运车150辆、货运车786辆。1997年有三轮车1450辆,其中客运车250辆、货运车1200辆。
  二、机动车
  汽车 民国11年石青公路通车,石狮境内始有汽车。民国26年,石狮境内8条公路有30辆左右运输汽车。至1949年约有汽车50辆。50年代民办汽车公司及个体运输户的汽车折价归国有,1956年纳入国营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泉州运输总站石狮运输站。1977年石狮汽车运输站有汽车25辆。1988年石狮市有各类汽车1912辆,其中客车920辆、货车980辆、专用汽车12辆。随着石狮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国营、集体、私营汽车数量剧增,并配备舒适型豪华型汽车,有卧铺、空调设备。日本丰田小汽车、国产高档小客车,软卧、硬卧大型空调装备客车,皇冠、桑塔纳高档型小轿车及大型集装箱货车投入营运市场。至1997年,全市在石狮交通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汽车4241辆,其中大型客车160辆、小型客车1650辆、大型货车380辆、小型货车2010辆、专用汽车41辆。此外,石狮购置的大型货柜、集装箱车有数百辆在外地登记注册,仅祥芝镇在外地购置注册登记的大货柜车就有340辆。
  摩托车 60年代,执法机关有摩托车。70年代机关单位及个人开始添置摩托车做为交通工具。1979年后摩托车数量逐年增多,二轮摩托车趋向豪华、高档质优名牌车发展,三轮摩托车渐被自由型微型小货车替代。1988年石狮市有摩托车9570辆,其中二轮摩托车8000辆、三轮摩托车1570辆。1997年全市摩托车约3.3万辆,在石狮交通部门注册登记的有25878辆,其中二轮摩托车24610辆、三轮摩托车1268辆(不包括边三轮摩托车);投入营运的摩托车约5000辆。
  拖拉机 60年代,石狮农场有拖拉机,用于农业生产。70年代,农村人民公社普遍使用拖拉机,主要用于耕地和货物短途运输。70年代私人开始购置手扶拖拉机。1984年开放运输市场,允许私人拖拉机营运。1988年全市有拖拉机2109辆,其中手扶拖拉机2105辆、大型轮式拖拉机,4辆。1997年全市拥有拖拉机2079辆,其中手扶拖拉机2067辆、大型轮式拖拉机12辆(不包括未挂牌登记的车辆)。
  机动板车 70年代,石狮机动车辆修配厂利用12匹柴油机改装成简易动力板车,俗称“三脚虎”。1988年石狮有机动板车93辆,1992年180辆,1996年247辆,1997年244辆。
  残疾人自助车 天津制造的港田牌三轮车俗称“港田”三轮车,是残疾人自助机动三轮摩托车。1992年后有不少港田车被改装,用于城区载客营运。1993年全市有68辆,1996年450辆,1997年增加到495辆。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