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制鞋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制鞋工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3
页码: 297-29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狮市制鞋工业情况包括外销产品主要销往独联体诸国、东欧、东南亚、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内销产品以休闲鞋、时装鞋、旅游鞋为主。外销产品以拖鞋、旅游鞋、童鞋、劳保鞋为主,还有沙滩鞋、雪地鞋、登山鞋。
关键词: 石狮市 制鞋 工业

内容

1949年前,石狮境内只有华丰皮鞋厂及几家制鞋作坊。50年代至70年代社队企业兴起之前,石狮有皮鞋厂、制鞋厂、工艺美术厂等3家制鞋企业。主要生产布鞋、胶鞋、皮鞋、珠拖鞋。其中,皮革厂是1956年对私改造时,由华丰皮鞋厂与2家私营作坊联合成立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改制为地方国营企业。1964年,该厂所产的皮鞋(还有帆布箱)出口美国、苏丹等国。
  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社队制鞋企业。1976年,镇办集体企业——石狮镇塑料厂生产注塑发泡拖鞋及凉鞋,隔年转产化肥袋。此乃石狮境内第一家制鞋乡镇企业。
  1979年,石狮境内第一家挂靠队办集体制鞋企业塘头工艺厂创办,生产珠绣拖鞋。之后,该厂又申请塘头制鞋厂执照。1983年,塘头制鞋厂已成为石狮境域5家产值超百万元企业之一,受到泉州市表彰。
  1981年,挂靠镇办企业——石狮棉塑工艺厂创办,生产绣花软底鞋、绣花拖鞋、PU拖鞋、体操鞋。该公司系省外贸部门的出口鞋类定点生产厂,产品全部出口美国、西欧、日本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1984年产值131.4万元,1985年产值388.2万元。1986年以后,产品以包袋为主。同年,镇办集体企业—石狮镇皮塑厂研制生产“儿童声响拖鞋”,该产品系国内首创远销美国、智利、澳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3年,原皮塑厂塑料车间主任施义芳牵头创办挂靠镇办企业——石狮华侨旅游用品总厂,“儿童声响拖鞋”转该厂生产。
  80年代中期开始,民办制鞋企业大量涌现,至1987年已有制鞋企业20多家,产值1200多万元。产品以人革舞鞋、人革运动鞋及塑料拖鞋为主。当时的民办鞋厂规模小,设备简陋,职工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低劣,以脱胶最为严重,被戏称“三天鞋”,严重影响石狮产品的整体形象。
  建市后,石狮市政府大抓“质量兴企”和“质量兴市”,努力提高石狮产品的形象。重点整顿名声不佳的制鞋工业,严格控制鞋厂的开办,对于设备简陋、规模小的鞋厂不予开办,并大力加强制鞋质量宣传和检查。之后,许多企业嫁接外资,大量引进制鞋设备,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也由原来的人革鞋为主转为以真皮休闲鞋为主。经过几年的整顿、调整与发展,制鞋技术、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树立起良好的产业形象,出现“富贵鸟”、“豪德盛”、“福美”、“腾狮”、“博得斯”、“艾吉斯”、“富狮王”、“菲雅迪”、“棒球手”、“七星”、“爱群怀”、“必胜马”、“尊贵”等一批名牌产品。同时,出现都宝鞋业有限公司、鹏威鞋业有限公司、龙山塑料厂、宏海鞋业有限公司、金伯利鞋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鞋业出口企业。
  1988年,中外合资福美鞋业有限公司创办,生产“福美牌”人革及真皮旅游鞋,1990年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91年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1992年产值1080万元。产品内外销并举。1994年以后,因管理不善而处于半停产状态。
  1989年,石狮旅游纪念品综合厂嫁接外资,成立福林鞋业有限公司,率先生产“富贵鸟”牌真皮休闲鞋。1993年,获中国“鞋业大王”称号。1995年,产量超百万双,产值超亿元,纳税超300万元。已发展成为石狮市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被市政府定为重点企业。(详见第三章《企业与产品选介》)。
  1990年,雪上鞋服厂创办,生产全注塑旅游鞋、冷粘鞋。1991年嫁接外资,成立豪德盛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豪德盛”牌真皮旅游鞋、休闲鞋、时装鞋等。1993年,获中国“鞋业大王”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波兰、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详见第三章《企业与产品选介》)。
  1992年3月,百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生产红外磁疗空调鞋,获石狮市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发明银奖。
  1992年8月,龟湖标隆制鞋厂创办,生产特制“安全鞋”等劳保用鞋,产品全部出口。1995年产值4000万元,纳税210万元。至1997年,已发展成为拥有4条台湾产先进制鞋生产线,产值8500万元,出口创汇680万美元的大型企业,被石狮市政府定为重点企业。该厂是石狮规模最大的制鞋出口企业,产品畅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1993年5月,华侨旅游用品总厂嫁接外资,创办都宝鞋业有限公司,生产“都宝”拖鞋及旅游鞋,产品全部出口,1997年产值2500万元。
  1995年,塘边塘兴塑胶厂嫁接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产值约5000万元。已发展成为石狮规模最大的鞋材生产企业。其产品是橡胶鞋底、TPR鞋底及皮革、橡塑涂料。产品主要为石狮、晋江等地的鞋厂配套,1996年以后又销往青岛、广东等地。
  至1997年底,石狮共有制鞋企业150多家,产值5.4亿元,比1987年增加44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鞋业已发展成为石狮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以中档鞋为主,高低档并存的“橄榄型”品位结构,产品以男鞋为主,女鞋、童鞋并举。品种繁多,有真皮休闲鞋、雪地鞋、靴鞋、舞鞋、布鞋、劳保鞋等10多个品种数百个规格。其中,以休闲鞋最为著名,已成为全国的休闲鞋生产基地,年产休闲鞋近千万双。制鞋厂主要分布在市区、灵秀镇、宝盖镇的雪上村、龟湖村、塘后村及蚶江镇的厝仔村、洪窟村、水头村。
  全市已有制鞋生产线近50条。此外,电脑控制全注塑机、台湾及意大利圆盘鞋底注射机、橡胶密炼机等先进的设备相继投入使用。电脑设计、电脑监控也开始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制鞋业向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形成一批生产鞋底、鞋跟、鞋扣、鞋皮、鞋衬、轻泡、炼胶、吹塑、饰件、纸盒、纸箱、鞋楦、刀模、模具等配套厂家。
  产品以内销为主,内外销并举。在全国设立的经销点及专卖店达2000多个。石狮市内有鞋业批发店近百家,主要集中在华狮鞋城。外销产品主要销往独联体诸国、东欧、东南亚、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内销产品以休闲鞋、时装鞋、旅游鞋为主。外销产品以拖鞋、旅游鞋、童鞋、劳保鞋为主,还有沙滩鞋、雪地鞋、登山鞋。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