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淡水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淡水养殖
分类号: S964
页数: 2
页码: 272-273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狮市淡水养殖情况包括苗种来源、成鱼放养等。
关键词: 石狮市 淡水 养殖

内容

一、苗种来源
  鲤鱼、鲫鱼、鳅鱼、鳝鱼、鳢鱼、胡子鲶等苗种靠天然繁殖。天然苗种来源有两种:一是天然繁殖,在鲤鱼、鲫鱼、鳅鱼的产卵季节,于水沟或池塘边放水草供其附着鱼卵,取其卵子天然孵化即可得苗种;二是利用海堤岸斗门,按季节开闸放水纳入鳗苗。鲢、鳙、草、青4种家鱼苗靠人工养殖,主要向外地购苗。80年代后陆续新引进古巴牛蛙、埃及胡子鲶、美国白鲳、非洲鲫(包括尼罗罗非鱼、福寿鱼、莫桑比克鱼)、彩虹鲷等品种。1997年,引进的苗种还有中华鳖、台湾鳖、泰国鳖等。
  二、成鱼放养
  1949年前,农家利用房前屋后的池塘放养,1958年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成大小水库12座,群众利用水库淡水资源养殖。鱼苗投放后,大都靠天然饲料,如水草、浮萍等,或投入麦皮、米糠、豆饼、花生饼等饲料喂养。1978年石狮镇养殖产量2.25吨,石狮公社养殖产量7.25吨,蚶江公社养殖产量3.05吨。1985年,养殖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当时石狮片(包括石狮、永宁、蚶江、祥芝)养殖22公顷,淡水鱼产量40吨。
  1994年推广“小水体高密度网箱养鱼”新技术,养殖彩虹鲷经济效益较高,获市科技推广奖。1997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116公顷,产量493吨。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