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9
页码: 239-2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石狮市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了,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围垦工程等情况。
关键词: 石狮市 水利 工程建设

内容

民国及其以前,石狮境内虽有塘、陂、坝、圳、井等水利设施,但由于内优外患,水利失修,旱涝灾害频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至1965年,石狮境内兴建小(二)型以上水库11座,总库容605.29万立方米。1970年以后,对山美灌区、金鸡灌区进行配套建设,晋东金鸡南渠输水能力达38.5立方米/秒。石狮境内4座大电灌站,有效灌溉面积7.32万亩。1972~1973年,在水头大队至蚶江大队筑堤围垦,新增耕地面积5235亩,保护面积达1.5万亩。由于有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老化,出现一些险库、危堤。特别是建市初期,连续三年遇到台风暴雨的袭击,市区受涝严重。为此,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险库进行高标准除险加固,对蚶江海堤和西岑海堤进行达标加固,对市区出海口排涝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并分期实施。至1997年已基本完成,有效地提高石狮市抗御风、暴、潮、旱灾的能力。
  一、蓄水工程
  (一)小(一)型水库
  奈清水库是石狮境内唯一的一座小(一)型水库,位于祥芝奈厝前,1958年12月动工兴建,1962年2月竣工。拦蓄厝上西溪干流之水,集雨面积2.05平方公里,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24小时雨量250毫米,洪水总量70万立方米,洪峰流量76.7立方米/秒,总库容135.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3.1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8.3万立方米,死库容14.4万立方米。主坝为匀质土坝,坝高10.2米,坝顶长380米,坝顶宽3米。1990年,大坝左端因白蚁隐患在台风暴雨中发生严重渗漏,及时进行抢险加固。
  溢洪道为闸门式,堰顶净宽8.4米,堰顶高程23.5米,闸门2.8×1.0米,最大过水深1.45米,最大泄流量20.2立方米/秒,涉及下游4个自然村,人口1.5万人,农田0.4万亩。
  输水涵洞浆砌箱涵,断面0.3×0.3米,最大放水量0.37立方米/秒。闸门插板式,门盖直径30厘米。启闭机1台5吨,为螺旋式。涵洞出口分左右干渠2条。左干渠长2.5公里,右干渠长4.5公里,支渠2条4.3公里。沿途主要建筑物有渡槽3座,倒虹吸、泄水闸、涵洞各1座。原设计灌溉面积0.58万亩,核实后有效灌溉面积0.35万亩。实灌0.2万亩,受益的有祥芝镇奈厝前、卢厝2个行政村及蚶江镇的莲塘、溪前、厝仔3个行政村。
  1981年底,进行保坝施工。至1982年3月结束。工程总耗资38.2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5万元,总投工13.65万个工日,总工程量10.10万立方米。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对大坝进行高标准除险加固。采用土工膜土工布新材料进行止水处理,并翻砌条石迎水坡面,背坡培土加厚,堆砌大石加大排水棱体。新建溢洪道启闭房,配启闭机3台。改建防汛道路1条,长380米。完成总土石方0.9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4万立方米),投劳1.3万个工日,石狮市财政投入53万元。
  奈清水库除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外,还为祥芝镇4000吨/日水厂提供水源。
  (二)小(二)型水库与山围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境内兴建小(二)型水库10座、山围塘17座。
  二、引水工程
  引水渠石狮境内水资源缺乏,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318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十分之一,是泉州市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境内水源只能供给全市需水量的13.5%。1965年10月,晋江专署成立金鸡拦河闸工程指挥部,投资431万元,在南安县金鸡村建成327米长、28孔拦河闸,分出南渠流量30立方米/秒,灌溉晋江县耕地。1980年,晋东引水量达到38.5立方米/秒,新开高渠引水能力26.5立方米/秒,低渠引水能力12立方米/秒。从此,金鸡水直送晋江、石狮、蚶江一带,引水渠全长52.46公里,石狮境内长度10.3公里。分配流量8立方米/秒,满足永宁、祥芝、蚶江镇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饮用水的需要。南渠鸡肠沟又是石狮市一、二水厂的取水口,供水能力为27万吨/日。由于南干渠水须经鲤城区境、晋江市境而后流入石狮市,流程长,水质受污染日益严重。1996年,石狮市人民政府成立晋江南岸石狮市引水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引水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1996年底,设计方案报省计委立项。1997年,设计方案通过省建委、省计委和省水电厅联合会审,拟在1998年动工,工期2年。该方案为从南渠高干渠上游取水,设泵站加压通过压力管线(双管,径1.2米),经过晋江市的池店、陈埭西滨沿海边至石狮市第二水厂,全长16公里,取水流量一期3立方米/秒。总投资1.9亿元。
  水闸石狮境内兴建以蓄水、排洪相配套的水闸7座。
  三、提水工程
  (一)中型电灌站
  洪窟电灌站建于1971年9月,设两级抽水,一级位于蚶江洪窟,水源为金鸡南渠,水净扬程19.45米,抽水量2.6立方米/秒,除一级灌区8800亩用水外,还提供二级站水源。干渠长度3.7公里。有变压器2台,容量1120千伏安(单机560千伏安),由石狮供电所供电,线路电压10千伏安,长度5.8公里。机房内安装电动机4台,型号JS136-6,容量960千瓦,配套24SH-19A离心泵4台。输水管为铸铁,直径60厘米,总长度132米。二级站位于莲塘黄牛山,净扬程分两个高度,35线(以高程称谓,下同)12.5米,41线17.7米。抽水流量2.0立方米/秒,灌溉农地1.64万亩。有变压器1台,容量560千伏安,机房内安装电动机3台,容量445千瓦,配套离心泵24SH-28型号2台,12SH-19型号1台。输水管为铸铁,直径分别为60厘米和30厘米,总长度83米。干渠长度15.8公里。石狮境内25个大队受益。1973年8月该站主体工程竣工,耗资58.7万元,完成工程量26.7万立方米,投入劳力79.84万个工日,使用钢材22.7吨、水泥766吨、木材45立方米。1977年投产,1978年抽水441.14万立方米,收水费5.47万元,实灌面积2万亩。为了使洪窟电灌站发挥更大效益,石狮市政府还加大投入,对电灌站进行技术改造。1996年对厂房改造加层,把配电部分搬到楼上,吸水管全部更新,厂区环境道路进行改造,水泵叶轮更换、二级机组更新等措施,提高节能效益,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石狮建市后,随着经济发展,大堡工业区的建成,工业区需水量激剧上升,洪窟电灌站成为祥芝4万吨水厂的主要补充水源供应站。1997年供水量达150万立方米。
  长福电灌站始建于1973年,设计两级提水,水源为金鸡水。一级站设在长福村,净扬程14.85米,抽水流量原设计1.34立方米/秒(1988年抽水流量1立方米/秒)。除一级站灌溉2000亩外,主要为二级站供水。一级站安装3台电动机,总容量225千瓦(单机容量75千瓦)。配套3台14SH-28型离心泵。输电线路电压10千伏,长度6.59公里,有变压器1台,容量240千伏安,由石狮供电所供电。二级站位于石狮镇曾坑村,净扬程16.9米,提水流量原设计1.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1.83万亩。(1988年抽水流量0.9立方米/秒,灌溉1.05万亩)安装SO3250S-4型号电动机3台(单机容量75千瓦),总容量2254千瓦。配套14SH-28离心泵3台。输电线路电压10千伏,长度4公里,有变压器1台,容量240千伏安,二级站灌溉渠道长8.7公里,石狮、永宁2个镇共19个行政村的1.25万亩农地受益。1976年6月工程竣工,耗资71.4万元,完成工程量19.6万立方米,投工46万个工日,使用钢材3.8吨、水泥444吨、木材79立方米。1977年投产,1978年是运行最高的一年,年抽水量490.62万立方米,收水费4.65万元,灌溉1.58万亩。长福电灌站一级干渠因1992年德辉开发区建设需要,渠道被毁,石狮市人民政府联席会上作出决定,要尽快改造恢复一级渠为压力管供水,并委托省水电厅水利规划队设计。
  晋南电灌站位于荆山村(晋江市罗山镇)与山兜村交界处。始建于1972年,1975年12月竣工,水源为金鸡水。电源由泉州电厂直供,输电线路22.8公里,线路电压35千伏,变电站设SJL型号变压器2台,容量3600千伏安(单机容量180千伏安),设计净扬程23.2米。安装9台电动机,总容量2520千瓦(单机280千瓦),配套安装24SH-19A型号离心泵9部,总抽水流量7.47立方米/秒。输水管道直径60厘米,水管总长585米。上水池以180支石柱支撑,为渡槽式浆砌花岗岩条石结构。总干渠经过山兜村,穿过仕林水库背水坡脚,沿坂头村进入晋江市境内直至英林和金井镇,全长78.6公里。灌溉石狮市灵秀镇、晋江市罗山等镇的58个行政村农田10.29万亩。
  新华电灌站始建于1966年,1975年4月竣工,为两级抽水。一级设在石狮新华路,水源为金鸡水。设计净扬程15米,总抽水流量4.03立方米/秒,装机7台,总容量1155千瓦,配套24SH-28离心泵4台。输水管材料为铸铁管及水泥管两种,直径分别为60厘米、35厘米、30厘米、25厘米4种规格。输电线路电压10千伏,变电站安装SJL-560型号变压器2台,容量1720千伏安,线路长度0.345公里,由石狮供电所供电。一级干渠穿过石狮境内,经石光中学与华林饭店之间以倒虹吸管(石砌矩形断面双孔)穿过街道,长度1.2公里。一级站抽水除灌溉大仑的0.136亩农田外,主要为二级站提供水源。一级干渠原是明渠,1985年改为7暗涵。二级站设在石狮狮仔山,净扬程分3个高度,30线13.85米;35线16.51米;40线22.25米。设计安装电动机6台,总容量1010千瓦。配套离心泵6台,总抽水流量3.73立方米/秒。灌溉石狮市灵秀和晋江市的永和、龙湖、深沪等4个镇的农田5.114万亩。一、二级干渠总长度33.7公里。30线渠道上主要建筑物有大仑渡槽,全长2.2公里,57个石拱,输水能力4.35立方米/秒。新华电灌站工程总耗资187.2万元,完成工程量92.5万立方米,投入劳力75万个工日,使用钢材29.2吨、水泥1901吨、木材192立方米。1988年10月,因该电灌站主要向晋江供水,由泉州市水电局管理。
  (二)小型机电灌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境内兴建小型机电灌站12座。
  (三)喷灌工程
  1977年,晋江县开始引进喷灌技术,在石狮境内的永宁下宅、蚶江大厦等地试行移动式喷灌。1981年6月,祥芝公社6000亩旱地规模喷灌,耗资50万元。1982年10月至1984年9月,蚶江公社石湖半岛续建蚶江电灌站,打井取水,进行旱地规模喷灌。蚶江、锦里、石湖3个大队3772亩受益,耗资32.49万元。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单位分散,喷灌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喷灌工程日渐被遗弃,或受到人为的破坏,输水管道被盗,因而失去效益。1983年缩小喷灌规模,规划对象为专业户经营的茶果作物。先后建成石狮镇容卿果林场,蚶江镇厝仔果林场、石狮镇前坑果林场等喷灌工程。石狮建市后,兴建市定的蔬菜基地配套喷灌和微喷工程。1994年,建成永宁前埔500亩蔬菜基地喷灌工程。1995~1996年,改建为微喷工程。1996年,又相继兴建蚶江镇莲中600亩蔬菜基地微喷工程和祥芝镇赤湖500亩蔬菜基地微喷工程。
  四、围垦工程
  (一)海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境内兴建蚶江、西岑、岑兜盐场海堤,总长5.96公里。
  蚶江海堤属晋东海堤的一个堤段,从水头村至蚶江村,长3公里。保护蚶江镇、宝盖镇、金定鸭场3个镇(场),11个行政村,2万多人口,1.5万亩土地和100多家乡镇企业的安全。同时新垦农田4200亩。蚶江海堤于1972年兴建,1973年4月建成,设排洪闸两座6孔,控制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由于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年久失修,工程老化,土堤沉陷,石坡坍塌严重。特别是1988~1990年连续遭到罕见的强台风暴潮的袭击,几乎出现缺口溃堤的危险局面,经及时组织抢修,才保住海堤。石狮建市后,市委、市政府重视海堤的达标建设,把蚶江海堤达标加固建设列入市政建设的十大项目之中,作为重点项目先行实施,根据省定标准,以防御十二级台风风浪爬高历史最高潮水位加安全超高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1991年2月,市政府成立蚶江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指挥部。海堤加固分三期实施。1991年3月至1992年元月,第一期工程完成险段加高培厚1700米和翻砌石坡1500米。1992年5~10月,第二期工程完成土堤加高培厚1300米和翻砌石坡1500米,并新建防汛道路长3.4公里。第三期在土堤稳定的基础上,自1995年6月至1996年1月完成防浪墙3公里的砌筑。背水坡采用块石干砌护坡,以防止超标准的风浪翻过堤顶冲垮内墙。至1996年5月,主堤的加固达标工作全部完成。计投入资金453万元(其中市财政拨款248万元,镇场16万元,华侨捐资6万元,省补助172万元,泉州市补助11万元),完成总土石方10.1万立方米(其中石方3.9万立方米),投劳13.7万个工日(其中技工23.2万个工日)。1996年7月4日,通过泉州市水电局组织竣工验收。全堤3公里外形尺寸、防浪墙及堤身砌石按省定的设计标准进行加固施工,标准高,做到坡面线直、面平、缝密、外形整齐美观,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加固达标后的蚶江海堤,自1992年以来经受多次台风暴潮的侵袭,特别是1996年8月份七、八号台风加上天文大潮(超过历史最高潮水位32厘米)的暴潮袭击,大堤依然稳如泰山。高标准质量达标加固的蚶江海堤成为全省的达标样板堤。
  西岑海堤位于永宁镇西岑村,东邻对台贸易的梅林港,西临晋江的衙口海堤线,全长1.76公里,保护1200亩田地和5000多人口的安全。原海堤是流砂堆积的自然堤岸,群众在房基周围做了一些零星的堤岸。由于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年久失修,工程老化。1993年,永宁镇党委、政府把西岑海堤加固达标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第一件大事,按省定千亩海堤标准设计,成立指挥部。1993年7~12月,第一期工程完成新建挡潮排江闸1座(4孔×3米)和西侧堵口的浆砌石堤段70米。1994年5~11月,第二期工程完成土石混合堤段砌筑863米,土堤段827米,浆砌防浪墙515米。第三期从1995年9月开始,完成125米近水坡段砌筑,并结合海滨大道的建设堤顶加宽至10米。11月,完成1760米堤段的加固达标任务。共投入资金151.8万元(其中省市补助28万元、石狮市财政50万元,镇43.8万元,村自筹30万元),完成总土石方3.88万立方米(其中石方1.02万立方米),投劳6.8万个工日。
  (二)垦区
  石狮境内围垦工程共两处,为蚶江围垦工程和永宁围垦工程。蚶江围垦工程于1973年4月建成,筑堤3公里,自水头大队至蚶江大队,新垦农田5235亩。垦区水源为金鸡南渠,投资112.8万元。永宁围垦工程包括西岑围垦区和沙美盐场,于1963年建成,围垦面积720亩,主要为盐场。
  五、饮水工程
  民国及其以前,石狮境内居民挖井汲水饮用。在湖东湾掘有3并,其中一井圆周长四丈余,深不可测,既供农田灌溉,又供饮用。永宁卫育英坊内龙坡井,泉水甘洌,冬夏不竭。永宁又一口井水质甘甜,酿酒煮茗皆宜。宝盖山石塔下有一玉泉井,大旱不竭。民间以井为源,饮用灌溉结合。沿海地区凿井,因水质咸,不宜人畜饮用,偶有饮用井,亦供不应求。晋东平原则饮用金鸡沟水,水质浑浊,且污染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饮水卫生。为解决沿海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各级政府拨专款挖掘水源,建设沿海供水工程。1978年以后,建设祥芝大队和永宁梅林大队的饮水工程。1980年,石狮镇兴建2000吨/日自来水厂。1985年以后,农村自来水工程归属水利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先后兴建祥芝大堡、东埔、东店、厝上、永宁的沙堤等沿海村级供水工程,解决部分沿海严重缺水区群众的生活用水。
  1989年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工农业生产和人饮需水量大增。1990~1994年,先后兴建永宁镇3000吨/日水厂;祥芝镇4000吨/日水厂和4万吨/日应急工业用水厂;蚶江镇2000吨/日水厂。沿海农村先后兴建祥芝洪厝村、草柄村人饮工程。作为市中心区的石狮镇建市初期兴建3.5万吨/日水厂(即第一水厂),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水厂技改后扩大至7万吨/日。1995年,随着市区扩大,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要求,投资1.5亿元,兴建石狮市20万吨/日水厂(即第二水厂)。1996年10月建成投产,向沿海3个镇供水。至此,全市水厂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日以上。1996年底统计市区日供水量7.5万吨。
  由于水厂水源取自金鸡沟,上游沿线工业、生活污水污染日益严重,加上淤积、堵塞,供水量和水质都不能满足需要。1995年,市政府决定从金鸡闸南渠上流取水,经专用输水管道直送石狮水厂。该引水工程开始筹建,委托省水电勘察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4月,完成晋江南岸(晋江、石狮)供水工程规划。10月16日,市政府成立石狮市引水工程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96年,确定引水线路走向方案,并由省水电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议书由省水电厅批转省计委,1997年2月21日省计委批复同意立项,9月份通过,年底开始动工兴建。预计全部工程造价1.98亿元,工期2年。
  六、排涝工程
  石狮市区地势低洼,是晋东涝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易受台风暴雨的侵袭和海潮的影响,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内涝,尤以1990年6月24日的台风暴雨,24小时降雨量达256.4毫米,狮标周围积水深1米多深,造成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淹没范围达22平方公里,石狮市区被洪水包围,可以行舟、交通中断,倒房200多间,淹没农田2.65万亩,工农业生产受到重大损失,粮食减产14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970万元,并造成2人死亡。
  1991年6月,市政府委托省水电厅水利规划院对市区排涝进行规划设计。同年9月完成《石狮市区排涝规划报告》,并于1994年1月由泉州市水电局审查通过。
  根据总体规划,市政府按照轻重缓急,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兴建海仔口闸(3×4米)、雪上水闸(3×4米)、水头水闸(3×4米),上浦村段排洪道拓宽25米矩形渠道并衬砌,2座农桥,并完成截弯取直段400米的开挖,市区的排洪道已完成新华渠段的拓宽80米衬砌工程,逐步按计划进行实施,基本上解决10年一遇标准下的内涝问题。
  随着石狮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城建部门在1993年7月完成《石狮市中心区总体规划(调整)文本》。根据调整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规划用地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39.1平方公里,石狮涝区上闸涝片由城市郊区规划为城区,治涝设计标准从原来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为此市政府于1994年10月再次委托省水利规划院进行补充规划工作。1995年10月,省水利规划院完成补充规划报告,在已完成的工程的基础上,兴建军垦出海口水闸(2×3米),海仔口排洪道整治拓宽(续建工程),雪上排洪道堤岸加固,扩建海仔口闸(4孔×4米),开挖龟湖渠(底宽20米、长2.5公里)。以上五项工程计划投资2111万元。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