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商业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商业改造
分类号: F323.3
页数: 1
页码: 1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的工商业改造、为把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作准备等情况。
关键词: 农业 技术 中国

内容

1954年,晋江县分二批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第一批有7个区,第二批有9个区。石狮境内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共三个区均属第一批。石狮、双湖、永宁分别成立公私合营工作委员会。7月,中共晋江地委、晋江县委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对资改造工作组,深入石狮镇作重点指导。工作组着手调查摸底,查出石狮镇有工商户547户,比解放初期592户,减少45户;资金总额111.34万元,比解放初期的131.25万元,减少19.91万元;从业人员2693人,比解放初期2362人,增加331人。
  棉布业在资金周转、劳资关系、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比其他行业好,声誉也较高,先以棉布业为重点开展工作。10月下旬,正式宣布石狮镇棉布业15家全部转为国营经销店,其中5家并为2家经销店,从业人员65人,资方31人,劳方34人。1955年底,石狮境内各行业都完成“私私并店”联营等工作,为把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作准备。
  1956年2月3日,石狮镇工商业者敲锣打鼓,集队参加晋江县人委在石狮召开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批准大会,批准石狮镇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全镇小商贩、手工业者实行合作化。
  1956年3月上旬,石狮镇基本上完成对资改造任务。商业已改造的从业人员1066人,占原从业人员总数88.1%,其中粮食业一步到位的有30人,占已改造数2.82%;棉布、百货、皂烛、国药新药、五金、油漆、京果、茶叶、糖饼、酱料、烟丝11个行业公私合营的有503人,占47.18%;参加合作社的人员有484人,占45.4%;保持经销、代销的人员有49人,占4.6%。
  饮食业已改造的从业人员447人,占原从业人员总数98.03%,其中公私合营的有19人,占4.25%;参加合作化的人员有428人,占95.75%。
  服务业已改造的从业人员98人,占原从业人员总数67.73%;其中公私合营的有38人,占38.77%;参加合作化的人员有60人,占61.23%。
  石狮工厂只有4个,都接受改造。
  石狮镇接受对私改造的从业人员占原从业人员98.1%,未改造的从业人员196人,占原从业人员1.9%。通过对私改造,改善经营管理,1956年第三季度超额完成营业指标8.68%,营业额达125.6633万元。
  1957年8月,对石狮境内已改造的商贩发证,共发证953户,其中石狮镇727户,蚶江60户,永宁166户。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