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四:福建省实现宽裕型小康评价办法和若干指标解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39
颗粒名称: 附件四:福建省实现宽裕型小康评价办法和若干指标解释
分类号: D220
页数: 2
页码: 1317-1318
摘要: 此解释是福建省实现宽裕型小康评价办法和若干指标解释。其中包含:评价办法、指标解释。
关键词: 德化县 重要文献 指标解释

内容

一、评价办法
  (一)评价办法与步骤
  由于农村宽裕型小康各项指标都从某一侧面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建设的内涵,他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指标体系。因此,考察和衡量宽裕型小康进程,必须采用综合评价法。其评价步骤:一是确定单项指标的上、下限;二是计算单项指标实现程度;三是确定单项指标在综合分值中的权数;四是计算单项指标的实际得分;五是计算宽裕型小康综合分值。
  (二)单项指标评价
  单项指标评价采取两种办法:
  1.有规定小康初始目标值的单项指标,先计算单项指标实现程度,公式为:
  单项指标实现程度=(宽裕型小康实际值一小康初始目标值)/(宽裕型小康值一小康初始目标值)×100%
  然后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乘以该项指标的权数,计算单项指标得分。
  2、对没有规定小康初始目标值的单项指标,其计分方法如下:
  ①村镇环境污染治理合格率。村镇内部污染源全部整治达标的得一半分数,部分整治不得分。工业“三废”处理达标的得一半分数,部分处理不得分。
  ②宽裕型小康面。市级宽裕型小康必须是辖区内县(市、区)、乡(镇)、村同时有80%以上达标的,得满分;没有同时达到的,不计分。县(市、区)级宽裕型小康必须是辖区内乡(镇)、村同时有80%以上达标的,得满分;没有同时达到的,不得分。
  ③村镇绿化覆盖率。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得满分。集镇绿化覆盖率在15%以下,村庄绿化覆盖率在10%以下,不得分。集镇绿化覆盖率在15%以上、20%以下,村庄绿化覆盖率在10%以上、15%以下,得一半分数。乡级村镇绿化覆盖率的考核范围包括集镇和村庄。
  ④低收入人口比重。低收入人口比重小于10%的,得满分;10%到15%(含15%)的得一半分数,15%以上的不得分。
  ⑤万人刑事犯罪数。万人刑事犯罪数在10人以内,得满分,10人至15人内(含15人)的得一半分数,15人以上的不得分。
  ⑥考评乡(镇)级乡镇公路硬化率。应将乡镇公路硬化率与行政村公路硬化率合并考评,其中,乡(镇)公路硬化率占3分,行政村公路硬化率占3分。
  (三)综合进程评价
  将各单项指标所得分值进行加总,即为宽裕型小康综合进程得分。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为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
  二、指标解释
  1.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者比重。由于农民兼业化将是长期的现象,因此对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者的界定可包括80%以上劳动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劳动或80%以上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通常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或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于我国农民具有勤俭节约的民族传统,同时,消费中包含部分未计算价值的活劳动。因此,我国的家庭消费总支出与国外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可比。因此,恩格尔系数采用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纯收入)的比重来计算。
  3.文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指用于文化生活费用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包括购置家用文化、
  娱乐用品、购买书籍报刊,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旅游、摄影等文化物质产品消费和文化精神产品消费支出。
  4.计划生育率。指年度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出生的人口(含出生死亡人口)与年内出生的人口之比。
  5.劳动力平均教育年限。农村劳动力计算范围为男16周岁到60周岁,女16周岁到55周岁。在计算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时,对16岁以上的户籍在本乡的在校学生可计算在内。
  6.森林绿化程度。林地和灌木林地的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比率。
  7.村镇环境污染治理合格率。村镇环境污染治理包括村镇内部污染源改厕、改圈、改臭水沟、垃圾处理等污染源整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
  8.享受一项以上社会保障人口比重。指享受一项以上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低收入人口生活保障等。
  9.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指辖区内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数量。医生数的统计范围,在辖区内经卫生部门审查认定的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医生分为中医医生和西医医生,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中的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中西结合高级医师、中医士、西医士和其他中医。由于农村的病人也常常到城市医疗,因此,计算时,以辖区内医生数与全部人口的比重。
  10.万人刑事犯罪数。指一定时空内经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人数与总人口的比重。
  11.自来水普及率。指村镇供水设施供给生活用水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
  12.行政村公路硬化率。指行政村通往乡镇道路硬化(铺水泥、柏油路面)的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比重。
  13.乡镇公路硬化率。乡镇通往县城的公路硬化的乡镇数占乡镇总数的比重。
  14.村镇绿化覆盖率。指村镇建成区内一切用于绿化的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村镇建成区面积的比重。
  15.乡(镇)村集体年纯收入。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财务收入。
  乡(镇)集体年纯收入统计范围包括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的集体企业和种养场利润收入;乡办集体企业、种养场和其他集体资产的承包或租赁收入;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入股的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企业的股金分红;户办企业和联户企业上交的社区公共积累(管理费);集体资金的利息收入;乡统筹费等。
  村集体年纯收入。包括村组(原生产队)两级年纯收入。其统计范围包括村组集体直接经营的集体企业和种养场利润收入;村组集体入股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金分红;农户上交的村集体提留(“三金”);村组集体企业和种养场以及其他集体资产的承包或租赁收入;户办企业和联户企业上交社区公共积累(管理费);集体资金的利息收入等。
  乡(镇)、村集体年纯收入中不包括国家税收返还,上级部门拨款、土地征用费以及各类罚款和单位、个人的赠送收入。
  16.低收入人口比重。指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的人口占全部农村人口的比重。低收入人口指人均年纯收入在1600元(1990年不变价)以下的人口。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