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烈士褒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6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烈士褒扬
分类号: D632.3
页数: 2
页码: 1069-107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烈士褒扬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烈士陵园(墓)管理等。
关键词: 民政 德化县 烈士褒扬

内容

一、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
  (一)纪念馆建设
  1987年8月,塔尖山烈士陵园纪念馆动工建设;1988年7月竣工,建筑面积2层252平方米,总投资8.3543万元。纪念馆一层设办公室、接待室,二层设陈列室。
  陈列室内容:
  第一部分,展示德化党组织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包括成立中共德化支部,土地革命时期德化党组织,省委机关南迁坂里,德化解放等。
  第二部分,展示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德化革命烈士们的事迹。其中有颜湖、颜泗德等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工农武装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窑烟捐”“烟叶税”的事迹;周晋帮、黄绳元等在德化山区剿匪的事迹;高祖武、戴天宝、林金英等在“戴云之战”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战斗的事迹;陈清旋、赖诗斌烈士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光荣献身的优秀事迹。
  2003年,冯其昌烈士“为祖国舍得一切”的事迹入编《福建革命烈士传》;2005年2月28日,上涌镇党委副书记林建权、下涌村村民郭清楚等4人组织扑灭山火而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至2007年,全县烈士共84名,其中在各乡镇安葬的烈士68名。
  (二)配套设施建设
  1987年,在陵园种植天竹桂、杨梅、竹子、茶树等3000多株。
  1995年,完成《德化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和布馆工作。
  1998—1999年,在烈士陵园半山腰修一条2米多宽道路,砌砖围墙长469米、高2米,修建厕所1座;纪念馆门埕铺设水泥混凝土,修筑道路排水沟等,投资17.396万元。
  2000年7月,烈士陵园墓埕铺设水泥混凝土1525平方米,建造一条2.5米×0.35米×0.15米的台阶,由155条大理石砌筑,台阶墓埕两边用条砖修建花池,投资16万元。
  2001年,种雪松、桂花、杜鹃花、榙柏、满天星等树木5400多株。
  2002年,铺设塑管排水沟。
  2003年,浆砌挡土墙254.85立方米,修造排水沟373米,路面铺设卵石852平方米,铺设路石321.15米,墓后新开一条有57台阶的道路,平台卵石铺设,A尾建造六角亭1座,投资14.5912万元。
  2007年,陵园烈士墓埕前北侧再造一条台阶路长55.44米、宽2米,铁丝围墙410米,投资1.92万元。
  每年清明节及重大节日期间,均组织城关地区中小学校师生到塔尖山举行祭扫革命烈士活动。
  二、烈士陵园(墓)管理
  县烈士陵园由县民政局负责管理,乡镇烈士陵墓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清明节期间,县政府、各乡镇政府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校师生开展瞻仰、祭奠革命烈士活动。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