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6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事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8
页码: 1017-10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的人事编制与劳动社会保障中的人事包括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交流与服务,干部管理,教育培训的内容。
关键词: 德化县 人事 制度改革

内容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一、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一律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1992年,县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县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创办、领办、帮办经济服务实体的实施意见》,鼓励机关人员分流,创办经济实体。
  1995年,试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录用法院工作人员2人、公安干警4人。
  1996年,根据人事部《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解决机关富余人员,对职工进行转干或分流,逐渐规范国家公务员工作,人事制度改革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997年,县制定《德化县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德化县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实施办法》《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实施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完成人员过渡,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1998年,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联合下发《关于德化县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德化县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核领导小组”,全年共录用党的机关工作者9名、国家公务员50名。
  2000年后,继续做好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务员轮岗或竞争上岗,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200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德化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全县进行公务员登记、职务工资和级别确定,以及工资套改等。
  2007年,公务员登记扫尾。同时,按照县制定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实施意见》,全县有28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行列。
  二、公开招聘事业和企业单位人员
  1984年,采用自愿报名,考核推荐,统一考试,择优聘用的办法,开始向社会招聘干部,充实乡镇干部队伍。
  1988年4月,县成立由分管副县长,及组织人事、计委、体改委、审计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物资公司招聘经理、副经理。招聘工作采取调查研究、出台方案、严格考核、考试答辩等形式,在报名应聘的7人中确定聘用人员,其中经理1人,副经理2人。同年,在县电力公司、酒厂、水泥厂等多家企业均公开招聘厂长及其他管理人员。
  1989年,按照“两公开一监督”原则,即公开政策范围、公开报名,统一考试择优聘用,继续聘用企业、事业单位干部。
  1990年,对聘用干部进行全面考核鉴定,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分别给予记过、记大过、开除留用察看、解聘等处理。
  1991年至1998年,继续为乡镇及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招聘合同制干部,其中包括选聘村主干、计划内自费大、中专毕业生为乡镇合同制干部。
  1999年,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聘用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1984年以来聘期已满的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办理续聘手续,进一步规范聘约管理,同时清退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自聘人员。
  2000年,县政府制定《关于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方案》,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03年,县政府转发省《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004年,全县教育系统48所学校、教育局下属4个事业单位的教职工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4035份。
  2007年,按照省人事厅《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实施意见》规定的条件、审批权限和程序,做好事业单位上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全县有28个事业单位进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行列。
  第二节 人才交流与服务
  1992年,德化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隶属于县人事局,为人才中介、人事委托代理、人才需求和技术信息、人才培训、毕业生就业等提供咨询指导,为人才流动争议事件仲裁提供服务。
  1993年,德化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正式开展人才中介服务。1994年,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增加档案寄存、人事委托代理,自费生推荐、就业培训、劳动保险等工作。
  1995年,开始办理人事挂靠事项,为事业单位、企业招聘、留住人才提供服务。
  1996年,德化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湖前开发区设立服务窗口,为事业、企业单位招聘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1997年,完善人才市场的配套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接受人才择业咨询、登记并入库储存,接受非国有企业委托招聘,推荐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工作。
  1998年,制定《德化县人事代理工作意见》,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逐步规范。
  1999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德化县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组织、人事部门人员深入农村和企业调研,对农村和230家企业1999—2010年人才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需求预测,举办70多名企业家参加的“人力资源管理讲座”,利用陶瓷展销会到外地招聘人才。
  2000年,建立全省首家陶瓷专业网上人才市场——一瓷都德化人才信息网,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泉州人才中心市场联网。同年,免费为180多家企业发布网上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简历400多份,网站年访问量达11500多人次。同年,德化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德化县评选陶瓷工艺美术师领导小组成立,负责为事业单位、企业厂家培养推荐乡土人才。年底,瓷都人才招聘事务所成立,建立人才信息库,储存各类人才信息400多条,用人信息90多条,编印《德化人才》等宣传、咨询资料。
  2001年,协助冠福陶瓷集团公司等用人单位招考厂长、部门经理等中层干部32人。与德化职校联合开办职业经理、陶瓷配方、财会电算化等3个专业,培训急需人才。组建工程、工艺美术、会计、经济初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做好非公职称评审工作。
  2002年,利用服务窗口“招聘天地”“求职信息”栏,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定期(每月20日)举办人才集市,建立全县首家人才市场连锁店——龙浔镇人才服务站。
  2004年,县人事局与县委统战部、县经贸局联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情况调研,深入30家较大规模企业,调查人才状况,测算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数量,预测人才需求。
  2007年,县人事局组织人员对全县1100多家陶瓷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掌握人才现状与需求情况,从人才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分布等诸多方面进行预测,建立人才信息库,编制上报德化县紧缺需求人才信息。
  第三节 干部管理
  一、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管理
  1988年,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建立、完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县委、县政府采取“组织人事与用人单位联合考核选调”的办法,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1992年,全县采取专业对口、供需见面、人事部门协调的办法,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为县政府机关、乡镇政府、事业和企业单位选调聘录干部;根据县政府有关规定,为机关分流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辞职人员,以及受政纪处分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2001年,对县政府机关人员编制及人员素质等基本情况作全面调查、摸底,就人员分流、学习培训、交流轮岗、竞争上岗等提出初步意见,供县委、县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做前期准备。同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把在高山地区(乡镇)工作8年以上的工作人员,调向城关或低海拔地区的乡镇。
  2002年,县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宏观管理的通知》,推进干部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003年后,县委、县政府落实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离岗待退和提前退休政策,即参加工作满30年、年龄55周岁以上的机关事业干部可以离岗待退,县人事局为相关人员办理手续。
  2005年,县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对公务员竞争上岗工作的综合指导、监督和技术支持,推进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正常化、制度化。
  二、军转干部安置和毕业生就业管理
  1988年,德化县开始按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录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工作人员。同年,为乡镇政府、工商、税务、银行、文化、计生、司法等单位录用干部268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70人、军转干部3人。
  1999年后,县每年均发出“关于做好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为历年非师范类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等服务,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企业工作,对本科以上毕业生采取考核推荐和双向选择的办法,或到学校任教,或到相关事业单位工作。
  2005年,县政府制定《德化县关于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实施意见》,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医保、工资补差、退休生活补助等问题。
  2006年,县政府制定《关于事业单位招聘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实施意见》,采取面试、考核、体检、公示等方式,为缺编的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包括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安置等。
  2007年,继续按县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安置军转干部、退任军人和招聘非师范类大专毕业生。
  三、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1988年,按照“精心组织,审慎行事,坚持试点,逐步展开”的原则,进行职称改革工作。同年,全县事业单位参加职改2740人,经评审取得任职资格2392人。
  1989年,全县119个企业单位、11个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进行职称评聘工作,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卡片和花名册,制作发放职称资格证书,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1990年,对全县首批评聘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按不同层次建立档案;办理大、中专毕业生技术职称确认工作,对党、政、群机关部分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及其评审进行调查、摸底,推进职称评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1993年,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年度考核制度,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发放“继续教育证书”。
  1999年,县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设岗、按岗聘任、按聘约管理。对聘任(包括续聘)人员全部实行聘约管理;被聘人员与聘任单位签订聘约合同,确定德化县医院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试点。
  2000年,成立“德化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工作。
  2006年,全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分开,完善受聘持证制度,加强评聘管理,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2007年,德化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09人,其中高级444人、中级3703人、初级4262人。
  四、工人与退休干部管理
  (一)工人管理
  1996年,县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参加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培训、考核,共有657名工人报名参加,培训考核工种71个;1998年,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参加职工道德考核,共有850多人参加。
  2002年,全县工人由人事、劳动部门按“职业道德”课程进行培训考核,技术等级考核进入常态化、规范化。
  2007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有5868人、参加8586个工种培训考核,其中,技师138人、高级工254人、中级工1850人、初级工3574人。
  (二)退休干部管理
  1988年,德化县人事局按国家人事部门的有关制度,做好退休干部、职工晚年生活、医疗保障等服务工作。
  1990年,县人事局成立“退休干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退干办”),负责全县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和日常事务工作。“退干办”根据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经费等情况,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北京、云南、湖南、香港、澳门和华东五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以及省内的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等地参观学习和旅游。春节期间,向全县退休干部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按国家规定,70岁以上高龄者,每月发放高龄补贴;有特殊困难者,给予资金补助;病故者给予抚恤,遗属给予定额补助。
  五、干部考核奖惩
  1993年,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做好政府机关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合格)、不称职(不合格)、不定等次4个级别。
  1995年,按照国家公务员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要求,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该部门总人数的10%内,最多不超过15%。
  第四节 教育培训
  一、岗前与岗位培训
  1988年,组织全县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外经外贸知识。
  1992—1994年,协同县电大工作站组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乡镇聘用干部、军转干部学习公务员必修课程,进行岗前知识培训。
  1995—1997年,学习《宏观经济管理》《新编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等,做好党政机关干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
  1999年后,多次选送科级干部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
  二、法律培训
  2004年,组织全县公务员分两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培训,共有1100人参加,并通过全省统一考试。2005年,组织1618名公务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培训和考试;2006年,为参加公务员法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并验印。
  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1997年前,先后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外国语培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
  1998年,县下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内容、办法和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推进继续教育管理规范化。
  1999—2000年,组织青年干部参加计算机一级B类和因特网培训考试,举办教育、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公共必修课“创造力开发”等。
  2001年,县下发《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国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
  2001—2007年,先后聘请黎明大学副教授等到各乡镇授课,学习“创造力开发”;与德化职业学校联合开设职业经理、陶瓷配方、财会电算化3个专业,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组织学习《知识产权和WTO知识》培训并考试;与德化陶瓷职业学校联合举办电子政务培训班;与德化县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普通话培训班,各期各类培训班均举行考试或测试。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