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61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9
页码: 1080-10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包括城镇居民生活,乡村农民生活的内容。
关键词: 德化县 农村 人民生活

内容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一、就业 收入
  (一)就业
  1988年,德化县国有单位职工11315人,占就业人口比例为78.6%;集体单位职工2926人,占20.3%;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163人,占1.1%。2007年,全县国有单位职工10036人,占比34.7%;集体单位职工为920人,占比3.2%;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15407人,占比62.1%。就业占比分别比1988年降低43.9%、降低17.1%,增长61%。
  (二)收入
  1.收入来源
  1988年以前,德化县城镇居民收入以工资为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城镇就业门路、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稳步上升。居民收入由过去单一工资性收入发展到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居民收入呈现多样性。
  2005年,城镇居民非工资收入占实际收入达到27.6%,2007年比2005年增长3.6%,占实际收入31.2%,其中经营净收入占16.8%,财产性收入占4.1%,转移性收入占10.3%。
  2.工资水平
  1988年,德化县职工人年平均工资1547元,1992年为2686元,比1988年增长73.6%。1994年,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职工工资也有所提高。1997年人均工资6476元,比1992年增长1.41倍。2002年,人均工资破万元大关,为10773元;2007年17962元,比1988年增长10.6倍。
  二、消费水平
  (一)食品消费
  1988年以来,德化县居民消费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居民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至2007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只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4.3%,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等支出比重日渐上升。
  饮食水平提高,食品消费结构改善。居民的饮食消费已经由过去对量的满足转变为对质的追求。对肉禽蛋类、水产品类等副食品类的消费量逐年增加,生活用油除少量食用猪油外,大量改用植物油和调和油,天然植物油更受青睐。重视养生,逐渐减少食用高脂肪食品,重视绿色食品。2007年,城镇居民食品人均消费支出3735.14元,其中,粮油类占463.16元,肉禽蛋水产品类占1805.44元,蔬菜类413.64元,调味品40.32元,糖烟酒饮料类605.61元,干鲜瓜果类259.63元,糕点、奶及奶制品147.34元。
  (二)服装消费
  衣着上讲求时尚,服装的款式、色泽变化加快,服装流行周期缩短,衣着穿戴趋向中高档、体现个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紧身直筒裤,并改造衣服组成套装。80年代后老年人时兴鸭舌帽,小孩多数戴人造革盖帽和棉纱线帽。90年代始鞋类品种有很大变化,款式繁多,时兴名品牌,著名品牌专卖店相继有“富贵鸟”“安踏”等。90年代后,各种款式服装陆续上市,先是西装兴起,名牌产品日益受青睐。除老年人穿中山装外,绝大部分中青年都穿西装、夹克、运动服,夏令穿T恤衫等,四季服饰变化明显。除了老年妇女穿汉装和对襟女装外,中青年妇女都穿时装。90年代后,由于衣着充足,保温条件改善,除老年人、小孩和一些职业需要的人戴帽子外,中、青年人很少戴帽。2000年前后,女装变化明显,品种款式繁多,并形成系列化。至2007年,以购买成品服装为主,剪布加工者极为少数。服装类品牌专卖店有“七匹狼”“才子”“利郎”“九牧王”等。
  (三)住房消费
  住房质量和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优雅、舒适、新潮、高质量的居室环境成为城镇居民家庭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土木结构房屋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所取代,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城镇居民纷纷建起独立别墅和套房,房屋装修越来越高档。2007年,根据县统计局调查统计,单栋住宅占6%,四居室占12%,三居室占50%,二居室占10%,一居室占6%,普通楼房占14%,平房及其他占2%。
  (四)家庭用品消费
  生活用品质量不断提高,摩托车、家用汽车、电冰箱、家用电脑、组合音响、摄像机、照相机等高档商品陆续进入城镇家庭。2007年,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摩托车146辆、家用汽车2辆、洗衣机100台、电冰箱88台、家用电脑60台、固定电话100部、移动电话198部。
  第二节 乡村农民生活
  一、就业收入
  (一)就业
  德化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结构优化,特色农业效益凸显,城乡互动呈现良好势头,陶瓷、矿产、水电、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二、三产业得到拓展,“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带动力持续增强,农民就业环境和就业结构改善,农民就业渠道增多,大批劳动力进入民营企业。
  1988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7905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为68024人,第二产业劳动力为6922人,第三产业劳动力为4111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比重86%、8.8%、5.2%。
  2002年,“大城关”建设步伐加快,省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是年,全县农村有序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8万多人。2007年,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岗位培训班6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6391人,实现转移就业6195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232人,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年底,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1478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57674人,第二产业劳动力63539人,第三产业劳动力26600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比重39%、43%、18%;第二、三产业占劳动力总数比重比1988年分别上升34.2%、12.8%。
  (二)收入
  1988年,德化县人均年纯收入537.71元,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10.92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83.2%;
  1988年后,农民收入来源由集体为主转变为家庭经营为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二、三产业收入迅速增长,农民非农收入比例增加。1992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9元,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052.21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92.3%。
  1994年,国家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和肉食蛋等副食品价格,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1408元,比1993年增长32.7%;“八五”时期,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比1990年增长212.8%,年均递增25.6%。
  2002年,县委、县政府推进宽裕型小康村建设工作,其中宝美等15个村(居)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浔中村经市验收达到宽裕型文明村标准,人均年纯收入3713.02元。2007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5789.2元,比2002年增长55.9%。
  二、消费情况
  (一)人均生活消费
  198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2.6元,占年人均总支出99%。1995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6.9元,比1988年增长1.45倍;2000年2463.83元,比1995年增长51.4%;2005年4115.37元,比2000年增长67%。
  2007年,全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总支出74.1%,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43.6%,比1988年的61.1%下降17.5%。
  (二)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有较大改善,农民在食品消费上讲求饮食多样化和营养化,副食品消费比重日益增大。据抽样调查,1997年,农民人均食用油消费7.45千克,猪肉16.92千克,家禽2.7千克,蛋类3.74千克,水产品0.74千克,比1988年分别增长64.8%、47.5%、42.1%、157.9%、48%。
  2007年,农民人均食用油消费5.56千克,猪肉21.07千克,家禽5.13千克,蛋类4.92千克,水产品2.94千克,分别比1997年下降25.4%,增长24.5%、90%、31.6%、297.3%。
  (三)衣着消费
  1988年后,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衣着消费逐步向美观、多样化、中高档化和成衣化转变。
  2000年后,服装以购买成装为主,极少数仍买布匹在缝纫店缝制。男女青年开始讲究服装的面料和款式。2007年,人均衣着消费206.93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4.4%。
  (四)家庭耐用品消费
  1988年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耐用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家庭耐用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不是时髦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家具逐渐向中、高档转变,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电风扇、空调、摩托车等,电脑、VCD等高科技产品开始走进农家。2007年,人均电视机0.59台,手表0.63只,电风扇0.53台,洗衣机0.43台。
  (五)住房消费
  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住房结构由土木结构、砖瓦结构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
  1988年,新建住房开始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现代规格设计建筑,农村居民卧室一般在13~15平方米,条件好的15平方米以上,楼层高度在2.8~3.3米之间。人均生活用房面积12.52平方米。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12.07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县委、县政府开始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和新村建设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渐改变“脏乱差”状况,建设适用、安全、美观的新住房,生活卫生设施逐步健全。经济条件好的村民,新建的住房设有单独厨房、餐厅、客厅和冲洗卫生间,有的浴室设有浴池和暖气设备,部分房屋外墙贴瓷砖,地面铺瓷砖或石板材,实用、宽敞又美观。
  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24.52平方米;2007年为43.05平方米。
  (六)文化卫生消费
  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其他消费支出也逐年增加,至2007年,文化娱乐用品服务人均265.63元,医疗保健人均57.93元,交通与通信人均453.96元。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