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建文明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6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创建文明县城
分类号: D64
页数: 1
页码: 9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0年至2007年德化县创建文明县城的情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德化县 文明县城

内容

1990年5月,在三明市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泉州市委提出用五年时间将德化建成省级文明县城并列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7月,县五套班子召开联席会议,学习贯彻“三明会议”精神,将创建文明县城定为“美在瓷城”创建活动,成立“城关综合治理指挥部”,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
  1991—1992年,县文明委将城关160多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按区域分为八个共建文明片区。各片区先后制定片区文明公约,完善街道居委会管理、物业管理和片区理事等管理机制,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美在瓷城”活动。1993年8月,德化县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创建精神文明县城竞赛优胜县城、先进县城、一级达标县城等荣誉称号。
  1995年,制定《德化县创建文明县城实施方案》,把创建各项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并提出“学习张家港,创文明城”新任务,推动文明县城创建活动。6月,按照创建文明县城要求,在县城南大街开展创建霓虹灯一条街活动,40多家单位、店面安装霓虹灯。同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1994—1995年创建文明县城竞赛优胜发展县城”称号。
  1996—1997年,以开展片区共建和创建文明安全小区活动为载体,在城关地区选择塔雁、云龙、德新等9个小区作为文明安全小区创建示范点,成立文明片区领导机构,县四套班子领导(2~3名)挂钩各片区,加强对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领导。
  1999—2000年,在持续深化文明县城创建基础上,提出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目标,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对城区环境、市容市貌、交通、卫生、食品、农贸市场等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编印《创卫手册》15000本,汇编5个通告和4个暂行规定,推动文明县城上新台阶。
  2002—2004年,贯彻落实省委“城市抓社区”的要求,重新调整城区文明社区,划分为9个片区,实行挂钩领导责任制和理事长单位牵头负责制,在各社区广泛开展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涉台、环保“七进社区”活动,重点做好兴南、园丁、南门、湖前等典型社区创建工作,推进文明社区建设。2006年11月29日,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2003—2005年度文明县城”称号。
  2007年,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文明县城创建长效机制的通知》,完善文明县城创建长效机制,并聘用10名创建文明县城义务督导员,加强督促检查,持续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