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监督监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55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生监督监测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
页码: 952-95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卫生监督监测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放射性卫生监督监测、工业和职业卫生监督监测等。
关键词: 卫生监督 监测 德化县

内容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
  1988年,县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城区环境卫生由县环卫处承担,街道实行终日保洁,推行“门前三包”(卫生、绿化、秩序)。县防疫站负责对宾馆、酒店、理发美容店、体育场、游泳池、图书馆、候车室等58个公共卫生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负责对经营单位卫生设施检查和从业人员培训。县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各配备1名公共卫生助理员,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监督。
  1989年始,县卫生、工商等部门每年为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1990年,加强公共卫生场所监督,在经常性卫生监督基础上,每年组织2次以上全面检查,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改正,对问题严重者进行处罚。1991年,执法检查3次,经常性检查453家次,查出违法经营单位57家次,对其中35家限期整改,其余给予罚款处理;卫生监测101家、513项次,办证98家。组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466人次、办理健康证379份,检出“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26人,全部调离岗位。1992年,实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执法检查和从业人员体检常态化,检出“五病”人员全部调离岗位,对违法经营者依法处罚。至2005年,全县公共场所无重大卫生案例发生。
  2006—2007年,组织检查人员1026人次,对365个单位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对226个公共场所和1家自来水厂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开展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12家,场所监督1600多户次。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25家单位发出警告、限期改进通知,开具226份监督意见书。查处违法案件22起,行政处罚1.23万元。其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起、23人,无死亡病例。
  二、学校卫生监督监测
  1991年始,县卫生、教育部门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监督。重点监测教室采光、学生食堂,动态监测学生健康、发育情况、常见病、传染病,对学校周边摊点、商店、饮食店进行不定期卫生监督。1993年,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整治,改善饮食卫生。1998年,开展中小学生健康监测,当年抽查6所学校、7973人次,集体驱虫5.2万人次。此后,学校卫生监督常态化。2004年,对41家学校食堂、学校周边65家食品经营单位及17家私立幼儿园食堂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2006年,对3家学校食堂实施量化管理。2007年,对44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拉网式检查整治。
  三、放射性卫生监督监测
  1989年,县医疗单位执行《放射线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对从事放射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此后,每年进行一次X线机性能监测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990年后,医疗单位逐步淘汰100毫安以下X线机,购置防护性能较好的遥控透视设备和X线机。至2005年,X线工作人员未见严重不适应症者。2006年,对全县9个放射性诊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14台放射性诊断X线设备进行监测,25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开具监督意见书5份。2007年,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用诊断X线机周边近邻环境的放射防护基本达到《放射防护规定》标准。
  四、工业和职业卫生监督监测
  1988年起,县劳动、卫生部门每年对生产性粉尘危害企业进行2次以上检查,组织接触粉尘人员2次体检。
  1989—1995年,重点监测粉尘浓度、测试生产性噪音和组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开展对德化车队等蓄电池作业点和德化水泥厂等粉尘浓度监测点进行监测,对城关4个作业点进行生产性噪音测试,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监测并建立卫生档案。分别就铅烟超标、毒物(CO浓度)、粉尘超标、噪音超标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开展全县尘肺普查,组织对粉尘作业工人进行X线胸片体检,共诊断13人患尘肺,均办理“尘肺证”。
  1996年,新增“三苯”监测。至2005年,监测工业企业692家次,作业点894个。2006年,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机动车辆3部,监督抽查105个用人单位,其中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89家,存在“三苯”及环已酮等有毒有害因素的16家。对47个粉尘危害和8个易受“三苯”危害的用人单位、219个作业点进行危害因素检测,空气粉尘浓度合格率91.32%,空气“三苯”浓度合格率80%。对存在问题的91个单位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
  2007年,开展“3.15”劳动生产安全周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1500多份,接受咨询100多人次。完成276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摸底工作,开具监督意见书265份,要求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开展以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污染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涉及75户、235人,涉及职业病危害92人,其中女工15人,对存在问题的62个单位提出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五、化妆品和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监测
  1997年,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卫生监督所开展化妆品卫生监督检查2次,销毁不合格产品22件。1998年起,每年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措施,对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当场向存在问题的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
  2004年,开展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及监管专项调研。2006年,对12家化妆品和消毒产品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开具卫生监督意见书12份,抽查产品13种,未发现问题。2007年,出动162人次,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28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26家,对25件消毒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合格率92%;处理不合格产品2件。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