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4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油
分类号: F715
页数: 3
页码: 796-7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的商品经营情况。
关键词: 德化县 商品经营 粮油

内容

一、粮食购销
  (一)收购
  1.征粮
  征粮是农民以缴纳实物(原粮)的形式,由粮食部门代为征收的农业税(俗称公粮)。每年按征收入库实绩依照国家核定的粮价结算,统一收缴县财政入库。1993年,随着粮食经营的放开,征粮实物征收数量逐年减少。1998年12月26日,征收入库原粮2500吨。1999年起,为适应国家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省政府出台农业税纳税“双轨制”政策。2001年,德化实行农业税采取征收实物或折征代金双轨制办法征收。2002年征收入库2270吨。2005年,德化全面免征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取消农业税。
  2.定购粮
  1985年3月,福建省实行合同定购政策。粮食合同定购是把粮食的生产和流通,转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从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去影响农业粮食生产经营。1988年,继续执行粮食定购政策和定购“三挂钩”政策(即定购入库实绩与平价化肥、平议价柴油价差和预订金利息兑现的挂钩政策)。当年,全县定购粮入库(原粮)5079.9吨,占粮食总产量6.57%。中晚釉稻价格每50千克18.30元,奖售化肥7.5千克,柴油1千克(按平议价差折算)。省定价外补贴4.5元。完善粮食定购政策,从1990年,粮食合同定购改为国家粮食定购,当年入库4816吨。同时,每50公斤中晚、粳、糯谷收购价分别提高5~6.2元,取消原先生产资料价外补贴。1993年,取消国家定购,改为经济合同定购。1994—1997年,全县定购粮入库19750吨。
  1989—1996年,国家5次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中晚籼稻的价格每50千克从1989年的23.70元提高至1996年79元,提高率333%,省定价外补贴从1989年4.5元提高至1996年10元。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以价格刺激加速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国家连续调低中晚籼稻定购价,1998年调至每50千克67元,1999年又下调为58元,2000年为57元。随着全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粮食市场多元化,流通多渠道,国家调整粮食收购政策,2001年,德化县执行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取消定购粮。
  3.议购粮
  议购粮食是国家调节计划外购销需要的重要途径,搞活粮食企业经营,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粮食企业多方组织粮源,除在本地收购外,还从外县、外省产粮区购进议价稻谷、大米、小麦和面粉。收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
  (二)销售
  1.平价粮
  1988年,全县非农人口粮食(原粮)销售5991吨。当时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月口粮在13~24千克,供应价格:标一早籼米每50千克27.75元,标一晚1米29元,标准面粉28.50元。1991年5月,实行省政府理顺粮食购销价格政策,标一早籼米提高到每50千克44元,标一晚米46元,标准面粉42元。非农业人口当年销售(原粮)7338吨。1992年4月,标一早籼米再提高到每50千克48元,标一晚籼米53元,标准面粉46元。销售价格的调整,为全面放开粮食价格打下基础。当年10月1日起,根据省政府“统一政策,分散决策”要求,德化县停止使用粮油证票,价格全部放开,平价粮停止供应。
  2.议价粮
  1988—1992年,县粮食部门做好议价粮食供应,销售18355吨,其中1992年销售8592吨。1994—1996年1月,县粮油总公司经营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商品102311吨。议价粮销售价格逐年提高,议价稻谷从1991年每50千克37元左右提高到2007年95元左右,大米从50元左右提高到165元,小麦从36元左右提高到90元,面粉从47元左右提高到145元左右。1996—2003年,议价粮销售35113.84吨,对粮食市场发挥稳定市场、平抑粮价的重要作用。
  (三)食油购销
  1988—1992年9月,粮食部门供应城乡居民的食油均靠外地调入。平价食油的调入执行市粮食局食油调拨计划,调拨价格一级花生油每50千克182元,销售价格241元(省定标准)。1992年10月起,取消平价食油供应,粮食部门议价食油购入起着稳定市场、保证供应的作用。至2004年,累计购进议价食油45吨,议价销售45吨。2005年起,粮食部门没有购销业务。
  二、粮油储运与加工
  (一)仓储设施
  1988年,全县有粮食仓库51座,浔中粮站油脂仓库1座,均是1975年前建成。1989年投建粮食仓库。1990年投资39万元建仓库;同时修补旧仓。1991年新建仓库并修补仓库。1999年,县粮食收储中心及其下设浔中、雷峰、水口、赤水、上涌、葛坑6个收储站。其中1975年前建的,占84.2%。2002年4月,根据县城区建设规划,浔中粮站及仓库区纳入改造范围,县政府决定在城关建设粮食储备粮库。粮食储备粮库于2004年6月10日开工,2006年8月25日竣工,2007年年初投入运营。
  (二)运输
  1988—1992年,粮油运输主要由粮食局汽车队承担。1993—2007年,粮油运输由民间私营企业营运。
  (三)加工
  1988年,县粮食部门有城关粮食加工厂、上涌加工厂、赤水加工厂和县饲料工业公司等加工企业。主要业务加工大米,并生产大米制品和面粉制品。是年,城关加工厂加工大米2158.57吨、上涌加工厂317吨、赤水加工厂397.77吨;县饲料工业公司加工混合饲料3549吨。1989-1990年,城关加工厂加工大米5041.15吨、上涌加工厂478吨、赤水加工厂901.64吨,县饲料工业公司加工混合饲料4815吨。1990年,社会厂家个体商户参与饲料市场竞争,饲料公司年销售量2064.27吨,比上年减少30.25%。1991—1993年,稻谷加工任务逐渐减少,城关加工厂产值333.8万元。饲料公司加工混合饲料3372吨,产值216.1万元。1996年,饲料工业公司生产饲料14.9吨。1998年,饲料工业公司和粮油加工厂划归粮油总公司管理,实行改制,职工进行分流安置。
  三、管理
  (一)经营管理
  1988年,县粮食局对基层粮站的粮食经营实行责任目标管理下的承包责任制,浔中粮站的粮店实行“批零差”经营,农村粮站(点)实行“以销代酬”,粮食仓库“以量计酬”和保管费用包干。粮食加工厂、饲料工业公司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厂长任期责任目标管理制。
  1994年,实行风险抵押承包经营。饲料工业公司和城关粮油加工厂实行“费用自理,税收自负、定额补亏,超额自理”的承包经营。三班、赤水、水口粮站实行租赁承包经营。1995年,在粮油总公司组建决算中心,粮食收购资金由决算中心统一管理,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政策性亏损由县财政拨补,经营性业务由各粮食企业自主经营。县粮油总公司采取“山海联营”方式,与沿海多家粮食企业组成松散型的股份联营体,常年联营稻谷、小麦、大豆、花生、玉米、饲料等。1994年至1998年6月,县粮油总公司经营粮食11.4551万吨,其中经营性业务10.2311万吨,占经营总量的89.31%。
  1998年,各粮食企业的资产(划归县收储中除外),全部清算评估,向社会公开拍卖,所得资金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偿还债务和离退休人员等有关费用。
  21世纪初始,粮食市场多元化新格局形成,粮油经营进入多元社会化,县粮食主管部门加强粮食流通行业管理,稳定粮食市场,粮食购销随行就市。
  (二)证票管理
  1988—1992年9月,粮食证票使用“以证为主,以票为辅”。因事外出人员,可凭粮证,向当地粮站申请后换取等量粮票。县内使用的粮证类有“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由县粮食部门印制,根据户籍人口数,核定供应数,填发到户或单位(俗称集体户),每户1本;此外,还有“军粮供应证”(证票合一)、“市镇粮食供应转移证”(由县公安部门出具户口迁移证明办理)和“农村粮食供应转移证”等。粮票类有:全国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面额有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军用供给粮票”有大米面额壹佰市斤和伍拾市斤、面粉面额壹佰市斤。全省通用的“福建省(地方)粮票”,有面额半市两、壹市两、贰市两、伍市两、壹市斤、叁市斤、壹拾市斤等8种,小面额粮票方便购买点心、副食品等;“福建省侨汇粮油票”,面额有10元、50元、100元3种,每百元供应粮食10千克、食油0.75千克。
  粮(油)票管理实行账、票分开,日清月结、定期盘点,设专职人员负责保管。1991年,对粮(油)票进行整销工作,全县粮票发出380.45万千克,收回342.4万千克,差进38万千克;定量油票发出9.65万千克,回收8.7万千克,差进0.95万千克。查出,死亡未及时核减粮1182.5千克、油23.75千克;逮捕未及时核减的粮316千克;参军未及时核减的粮36千克;出国未及时核减的粮262千克、油0.75千克。
  1992年10月1日起,平价粮油停止供应。1993年1月1日起,除保留军用粮票及军粮供应证和粮食供应转移证外,所有粮油证票一律取消,居民需要购买粮油可到市场自由选购。2001年5月1日起,停办粮食供应转移证。2007年,只保留使用军用粮票和军粮供应证。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