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烧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36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烧制
分类号: TQ174
页数: 2
页码: 743-7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陶瓷中的烧制流程包括窑炉,窑具,窑炉耐火材料,装烧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德化县 陶瓷 烧制流程

内容

一、窑炉
  德化窑炉以历史悠久、结构合理、容量大、耗能省而著称。史上曾有瓦窑、马蹄型窑、龙窑(蛇目窑)、鸡笼窑(分室龙窑)、阶级窑、轮窑等。
  20世纪60年代后,德化窑炉不断革新,先后出现隧道窑、马弗窑、辊道窑、蒸笼窑、罩式电窑、土砻窑(旋转窑)、硅钼棒电炉、硅碳棒电炉、井式窑、简易小油窑、倒焰窑、梭式窑、烤花窑等。
  二、窑具
  (一)垫具
  由耐火材料、黏土和瓷胎泥烧制,装烧时用于各器物隔离、铺垫用的器具,有支钉、支垫、支圈、垫托、托盘、垫柱、垫圈、垫饼、圆筒形垫具、垫底钵、三脚垫饼、支柱(俗称狗脚)等。
  (二)匣钵
  德化窑俗称“墭”或“瓷壤”,以耐火黏土为原料,用轮制和手拉坯成型,大小不一,根据器物需要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窑、阶级窑均用墭作窑具,其名称也规范,叫“匣钵”。进入21世纪后,部分隧道窑还继续使用匣钵作窑具。
  (三)新型窑具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窑炉的革新,能源的变化,明焰裸烧技术的运用,窑具也随之变化。有碳化硅板、莫来石板、三足垫板、层梯钵、堇青石耐火平板、烧成匣钵、支柱等。
  三、窑炉耐火材料
  德化窑炉材料均为耐火粗陶。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创办规模化、现代化的窑炉材料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标准化高铝质耐火砖、高铝质聚轻砖、轻质砖、黏土砖、莫来石聚轻砖,以及匣钵、支柱、碳化硅棚板、锦表石棚板。
  窑炉保温材料主要有:莫来石耐火纤维(毯、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毯、棉)、氧化铝耐火纤维,以及节能保温涂料等。
  四、装烧
  (一)装窑
  传统装窑有叠装、复合叠装、套装、匣钵叠装、匣钵复叠、匣钵正烧等。
  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新式窑炉,有隧道窑、辊道窑(滚底窑)、井式窑、电热井式窑等,装窑方法趋于多样化。
  (二)能源(燃料)
  20世纪80年代前,烧制陶瓷主要用松木、松枝、山芒、煤、气、油等。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改用以电、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三)烧成
  德化陶瓷烧成俗称“烧窑”。古代烧窑有还原焰烧成和氧化烧成两种。烧成过程因窑体不同略有差异。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气、油的使用,烧成方法不断革新,除素烧、釉烧外,釉上彩和釉中彩制品还须经彩烧工序。瓷制品用还原和氧化烧成,陶制品用氧化烧成。烧成温度包括升温速度、最高正火温度、冷却保温等。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