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36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加工
分类号: TQ174
页数: 2
页码: 741-7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陶瓷中的生产的加工包括工具,制坯,修坯,干燥,施釉,装饰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德化县 陶瓷 加工流程

内容

一、工具
  (一)陶车
  用木、竹等材料制作,由木轴、木筒、飞轮等构件组成,靠人工操作,用于手拉坯、修坯等传统工具。
  (二)模具
  土模:用陶土和红壤土混合,按各种器物形状制作,经低温烧成的模型。
  硫黄母模:用硫黄、清水沙、石墨、云母片混合制成,为制作各类模具的主模。
  石膏模:把熟石膏调成浆,在硫黄主模中浇注凝固即成。
  金属模:用锡或铜合金制作的模具,具有不变形、不磨损,异形产品可以同时成型等优点。用铜制作的模具,用于等静压成型或干压成型。
  硅橡胶模:硅橡胶模具富有弹性,适用于表面有花纹、异形产品等注浆成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
  二、制坯
  (一)可塑成型
  手工成型:可用轮制、手捏、雕塑、手拉坯、模印等成型。
  机械成型:主要有旋压成型和滚压成型两种。
  (二)注浆成型
  把瓷泥浆注入石膏模具,通过吸水、干燥后成型。
  (三)干压成型
  把原料配成粉状,保持一定湿度,然后把配好的粉状料装入钢模,启动机械冲压成型。
  (四)等静压成型
  把加工好的瓷土,通过喷雾干燥塔制成具有大中小颗粒状的坯料,加入黏结添加剂,其含水量不得超过3%。瓷土颗粒通过输送带自动送到钢模后,用1000吨的压力把颗粒压成坯。用等静压成型的坯体不必再干燥,不要修坯,可直接上釉。
  三、修坯
  传统修坯法,即把粗坯适当干燥后,利用手拉陶轮车慢速转动修整。20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脚踏带动辘轳机修坯。20世纪60年代后普遍采用电动修坯机,即把粗坯放在修坯机的转盘上,自动旋转,根据不同器物,用刀、铜丝布、砂布、海绵等,将坯体内外修磨光滑。
  四、干燥
  新中国成立前,德化陶瓷坯体以自然干燥为主,即窑内阴干,或室外晾晒,也有把坯体放在烘房用炭火加温烘干。1985年7月,德化第二瓷厂改无烟煤干燥为锅炉蒸气干燥。1988年,德化瓷厂从日本引进高档瓷自动生产线一条,其干燥设备更为先进。2000年,德化瓷厂从江西都昌陶瓷机械厂购进4条链式干燥生产线,利用窑炉余热干燥。
  五、施釉
  施釉,德化俗称“上釉”“醮釉”。有生坯施釉法和素坯施釉法两种,根据不同产品及坯件大小、厚薄和釉料性能,采用浸釉、浇釉、刷釉、喷釉。
  六、装饰
  新石器时代有印纹陶,唐、宋、元时代有篾划、印花、刻花,明、清时代有浮雕、通花、青花、贴花,民国时期有古彩,当代有喷花和艺术釉等,制工精细,色彩艳丽,具有朴实豪放的特点。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