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态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30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生态农业
分类号: F321
页数: 2
页码: 677-6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至2007年年底,全县有“九仙山”牌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戴云黑鸡等15个农产品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地证书,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品证书10个;“英山淮山”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关键词: 德化县 农业 生态农业

内容

1997年,县农科所开展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试验,试管苗1级良种生产获得成功。1998年,在铭爱、土坂搭建钢管遮阳大棚,建立一、二级原种繁育基地13.33公顷,生产原种50万粒。1999年,建立千亩原种生产基地,产试管苗100万株,全县推广种植0.4万公顷。经省专家组验收,春薯4号脱毒品种平均亩产1580千克,亩增404千克。省农业部门在德化县召开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现场会,推广德化经验。
  2001年后,县实施“绿色农业”工程,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水平。
  2004年,三班镇天马山果林场实施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项目,建挡水坝3座、引水渠9条,铺设U型槽渠道14千米,埋设管道8千米,建蓄水池15个、沉淀池3个,受益面积53.33公顷。同年,盖德、龙门滩、三班等乡(镇)梨园引进“佳多频振杀虫灯”诱杀果树害虫技术、应用物理方法防治害虫技术,100公顷果园减少喷施杀虫剂2~3次,减少果品农药残留量。
  2007年,台商蔡荣宗投资500万元,在雷峰镇雷峰村创办雷峰永隆养猪场,建设标准化猪舍7000平方米、综合养鱼池塘3公顷、三化池200立方米、污水沉淀处理池6000平方米、80立方米沼气池1口。形成“猪—沼—鱼—果”生态循环、绿色、环保经济体。雷峰镇长基村投入30万元,整合土地16.67公顷,其中花果园6.67公顷,种植果树、茶花等花卉5000多株,建造鱼池0.67公顷,投放鱼苗2万多尾。建成休闲农业观光园。
  至2007年年底,全县有“九仙山”牌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戴云黑鸡等15个农产品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地证书,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品证书10个;“英山淮山”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